DOWM

 
嘉縣/劉兆玄嘉大演講「21世紀是誰的世紀?」
  上傳日期:99.6.3                      新聞總覽   (回首頁)

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專程南下為國立嘉義大學學子演講。

(記者郭政隆/嘉縣報導)前行政院院長、現任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3日下午專程南下為國立嘉義大學學子演講。劉兆玄在題為「21世紀是誰的世紀?」的演講中提出兩年來兩岸無論是文教交流還是藝術展覽,都取得十分可觀的成果。劉兆玄從經濟交流面,談兩岸關係應如何創造互補互利雙贏的局面,再帶領大家以文化交流角度論述如何增加兩岸人文的深度及廣度,以拓展台灣的視野及競爭力。

這一切扎根於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未來兩岸應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甚至結合全球華人,以及越來越多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努力創造中華文化的「文藝復興」,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曾預言,19世紀是英國世紀,20世紀是美國世紀,21世紀是中國世紀。劉兆玄指出,21世紀對人類文化貢獻最大者將主導人類社會的未來。他並強調中華文化是兩岸「真正的最大公約數」,兩岸應共同努力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貢獻。

會中他提到近態文化在博物館,動態文化則在你我身上、在生活裡面,他並以台灣舞蹈家許芳宜、文學家余光中、歌手周杰倫,以及台灣小吃、媽祖出巡等為喻,說明台灣雖有中國文化的基礎,但中西文化影響之後,回到自己的文化,在包容性及多元化的生活型態當中,更形成台灣特有的文化特色,不僅讓來台的大陸人士,對台灣印象最深刻的都是”台灣人”,是台灣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氣質讓他們最為感動,而這是大陸人現在所欠缺的。

劉兆玄指出台灣表現出接近於禮運大同篇中的『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精神,非常了不起。他說他至大陸演講時提到陳樹菊賣菜捐款用人民幣換算的數字,大陸民眾都覺得不可思議。

「台灣民眾30歲以下每年有4-50萬人從事志工或公益,從事志工或公益已是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劉兆玄以獨特的見解從文化角度暢談兩岸文化交流之外,強調台灣文化具有包容和自由度,兩岸文化可以擷長補短,發展普世價值,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文化將有所貢獻。

 


JWT地方新聞


刊載新聞媒體

嘉義新聞 數位嘉義 PChome 日新聞 聯合新聞 Msn

公民新聞

Wenews

 

JWT部落格

空軍防校

後中部落格

YouTube   雅虎新聞 華視新聞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文  堂  筆  墨  莊

               

  門 市 部:嘉義市體育路37─2號 TEL:(O5) 2 2 4 1 8 9 2  
  郵撥帳號:30512867 政文堂筆墨莊 TEL:(O5) 2 2 8 1 2 6 O  
  郵撥帳號:O39O9421 郭 政 隆 帳戶 TEL:(O5) 2 2 9 1 7 3 3  
  行動電話:0 9 3 2 - 8 7 8 5 7 5 FAX:(O5) 2 2 5 4 O 7 2  

電子信箱E-mail:jwt137@yahoo.com.tw     TOP

政文堂筆墨莊淵源

胎毛筆介紹

臍帶印章介紹

文昌筆

藝文活動訊息 文房用品淵由介紹 書藝常識漫談 政文堂位置圖
書畫毛筆 文房用品 雲嘉生活圈 客戶書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