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航系統掃瞄模擬吳姓老翁頭部(左上為顏面外觀圖、其他為腦內定位圖),引導醫師手術開刀路徑,可精確到達腦瘤根部。
在嘉基神經外科主任方文貴將整個腫瘤徹底摘除後,老翁術後恢復良好,神經功能完整的保存。
|
(記者郭政隆/嘉市報導)阿凡達的3D電影刷新票房收入記錄,在醫學上,3D動畫則能將平面視覺提昇至立體影像,若能透過三度空間定位技術,將人體影像以立體方式呈現並運用在人體重大手術中,更能增進手術的安全性。日前,家住嘉義縣的83歲吳姓老翁因長了一顆大腦深部約6.5公分的腦瘤,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方文貴以「導航系統」在術前完整規劃,將腦瘤根部位置精確定位,使得術中能掌握腫瘤根部所在,將整個腫瘤徹底摘除,避免分塊切除時嚴重出血情況發生及傷及重要神經、血管,讓吳姓老翁術後恢復快,神經功能完整的保存。
嘉基神經外科主任方文貴表示,為了要減少老翁在手術中出血情況,降低老翁身體負荷,在術前運用「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將老翁的頭部掃描模擬成像電影畫面般的影像,然後「導航系統」就如同車輛中的GPS般引導醫師到達手術正確目標,避開大腦中的危險路段,減少傷害重要神經,除了能準確地摘除腫瘤外,更能避免造成術後患者的終身遺憾。
嘉基神經外科主任方文貴強調:「人的腦部是一個球形體,進行手術時若沒有精準的引導,造成傷害的比例會提昇,藉由3D影像畫面的導航系統,可輔助醫師知道病兆的精確位置,在醫師執行重大腦部及脊椎等手術時,藉由導航系統的輔助,可大大提昇手術的安全性。」
方文貴醫師更舉例,在一些需要做脊椎固定的患者,醫師需將螺釘很準確的打到脊椎裡面且不能打到神經,一定要打在堅固位置上,藉由導航系統提供的3D影像來導引手術器械到達手術目標點,其精準的方向導引誤差值可達
1mm
以內,距離比一顆米粒還小,因此提高了手術精準度。嘉基神經外科主任方文貴表示,以前沒有導航系統時,方文貴醫師更舉例,在一些需要做脊椎固定的患者,醫師需將螺釘很準確的打到脊椎裡面且不能打到神經,一定要打在堅固位置上,藉由導航系統提供的3D影像來導引手術器械到達手術目標點,其精準的方向導引誤差值可達
1mm
以內,距離比一顆米粒還小,因此提高了手術精準度。嘉基神經外科主任方文貴表示,以前沒有導航系統時,醫師只能憑手感與經驗,現在有此項技術輔助可提供醫師更精確的依據,導航到手術所希望的正確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