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生活回憶文章頁   DOW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本屬文章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大仙寺大門

大仙寺


大仙寺-大雄寶殿


時計果-野生百香果


有籽香蕉-台灣原生種香蕉


最常偷採的水果-龍眼


大仙寺的老納骨塔


杜定爸仔-攀木蜥蜴

 郭政隆:山居童憶1-大仙寺遊樂園 

    位於台南白河仙草埔的大仙寺,創寺迄今約有300年,供奉有釋迦牟尼佛、三寶佛祖、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不但是台閩地區古蹟,也是國內佛教九大門派之一的寺宇,更是莊嚴神聖的宗教聖地;不過由於寺地深廣,風景優美,且是完全對外開放,再加勤勞的僧眾們在山門中種滿果蔬,在那物資不充裕的年代,佔地廣大的大仙寺,不但是當地小孩子休閒、玩樂的場地,小孩童在嘴饞時,更是偷採水果、尋求刺激的遊樂園。

    在我國小一年級時(民國56),家伯父舉家遷居於大仙寺旁(地名為舊巖),因此,家中忙於生意的大人,在例假日及寒、暑假就讓我們去與家伯同住,就因平常在家,母親下了一堆規定,生活中稍有疏失即被飆罵或追著打,而在這邊,無拘無束、沒人會管,自己可暢遊隨意,因此頓時成脫繮野馬,野性盡露,再加上堂兄弟及同年紀鄰居小孩的帶領下,到處玩耍、鬼混,生活過得很是愜意。

    當時,城市的生活或許可達到小康程度,但山上人家卻是普遍窮困,小朋友鮮少可拿到零用錢,而要解決小朋友嘴饞的通病,當然就是就地採擷山林中的野果,那時山上到處都有刺波(野草莓)、時計果(野生百香果)、有籽香蕉(台灣原生種香蕉)、野芭樂(紅心,果子很小)、野蓮霧(紅色、很小、很澀),另還有味道也很不錯的野蜂蜂蛹,其他就是到大仙寺裡去偷採龍眼、鳥梨(小梨子,很澀、生吃不好吃,市面都是醃漬後才賣),而聽說為了應付偷採水果的小朋友,寺方有請專責的巡山員,凡偷採水果被逮到,都會被抓到大雄寶殿去跪一柱香的時間,話雖如此,卻也不曾見過有人被抓去跪香,再加上那位所謂的巡山員,時常來找伯父談天,因此遠遠就可認出是他,所以偷採水果時就有恃無恐,不過畢竟是小孩子,能偷採個一把龍眼來解饞,就已心滿意足。

    大仙寺有很多大樹,有樹蔭之處極多,夏日午後,在蔭下伴隨蟬鳴而午休入眠,也是人生一大快意,只是那時的我,「皮蛋」吃太多,沒事喜歡找事,嫌樹下不夠涼,還找更涼、更舒服的地方來睡午覺,而放眼望去,好像就寺前的老納骨塔最適合(位於寺門前右方,現已鏟平),因納骨塔一樓是鎖著,於是爬上二樓,推開小門進去,迎面而來是一股燒焦味(人骨火化後的味道),而裡邊很擁窄,除了陳列的瓦罐(骨灰罈)外,找不到適合臥榻之處,因此只好再退出來,並關上小門、爬下來,我想可能是住在裡邊的這些英靈們大人大量,不跟我這小鬼計較打擾之過,所以晚上沒來讓我做噩夢,但現在回想,還真的是皮過頭了,竟然會去和死人擠睡覺位置。

    在我們的那個年代,根本沒有動保觀念,而在山上的觀念是「不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這些動物,只要抓得到,就是我的財產」,因此打鳥、設阱、抓魚都是很平常的事,也是人們三餐中蛋白質的補充來源,除此之外,小朋友的娛樂也是圍繞在這些小動物上,其中很殘忍是抓「杜定爸仔(攀木蜥蜴)」來玩,因杜定爸仔外型很醜(就因它太醜,我不敢抓,所以沒有造孽),大家認定它有毒、會咬人(其實它牙齒很小、無毒、無攻擊性),因此抓到都是施虐,輕一點的是請它抽煙(壓頸讓它開口,再撿廢棄的煙頭點上,塞進它嘴裡,看著它吞雲吐霧,然後暈頭轉向的亂跑);更殘忍的是高年級的大朋友們,會把點燃後的水鴛鴦(一種有延遲性、入水不熄的小鞭炮,21毛錢)塞進杜定爸仔嘴巴,再丟進大仙寺前的水池裡,杜定爸仔看似悠哉水裡游,卻同樣也是暈頭轉向,過一陣子後水鴛鴦爆炸,杜定爸仔則肚破腸流,橫屍當場,想想在佛門聖地,施行這等殘忍之事,真是阿彌陀佛!

    大仙寺每年都會辦焰口法會,這也是當地小孩最喜歡的活動,雖然法事過程冗長,但小孩子都會提早報到,並很有耐心的參與到法會結束,並不是小孩們有佛緣、有慧根,或對佛事有興趣,最主要是在那貧困年代,小朋友都希望能有解饞的零食,更期待的是能有幾毛的零錢入袋,而法會過程中,主壇的法師,三不五時就會丟幾個小饅頭、佛手(麵粉做的)給群眾,再不然就抓一把幾毛錢的硬幣撒向四周,登時搶跌成一片,事後,小朋友們會細數所獲的戰利品,搶到的這些饅頭,對我這城區小孩來說,嚐起來並沒什滋味,但山上小孩卻如獲至寶,不但吃得津津有味,甚至還捨不得吃。

    伯父在大仙寺旁住了兩年多,之後因要看顧種於更深山的愛文芒果,因此又舉家往山內的杭內村遷移,而在杭內又發生些奇奇怪怪的雜事,我找時間再來記敘!

 

發表時間: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