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生活回憶文章頁   DOW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本屬文章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桃園八德防砲部大門

桃園八德防砲部

酈仲棟時任上校參謀長

樟樹已是綠林成蔭

樟樹已是綠林成蔭

 郭政隆:防砲部的樟樹林

    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已於959月初正式南遷至台南仁德,數十年前從三重搬遷至桃園八德的防砲部營區於今正式劃下休止符,本想在營區關閉前,再回防砲部作一最後回顧,卻奈時運不巧而錯失機緣,爾後或許只能從思緒中尋得鴻爪絲憶,內心除了幾許不捨的眷戀,也有幾分愁悵的感傷。

    民國71年我奉調至防砲部補充營擔任排長職務,那時司令部樹木寥寥無幾,更遑論有什麼遮陽樹蔭,平時操課後也只能就在炙熱陽光下就地休息,所以當年的班、排長每位均是擁有健美的古銅膚色,而遠望這些幹部面孔,除了明顯的白色牙齒,其餘只是分不清五官的一團黑。

    當年司令劉鳳紀可能居於部內林蔭過少而興起造林計劃,而於民國72年責成補充營負責部內之樟樹造林,我營受令後,馬上全營總動員,領回樟樹苗,即刻劃定一、二、四連責任區域(三連位在淡水),並以各連所有專長訓練的新兵充作公差,從挖洞、植栽、澆水、培植,各步驟中步步皆有幹部緊盯,甚至參謀長也下場親自指點,只是他那外行的指導,加上他的火爆脾氣,直叫人有點受不了,那時每當稍為不順他的意,即暴跳如雷、跳腳大吼,看著三顆梅花像猴子耍戲般的跳,表面無奈聽訓,內心卻有點暗自發笑。

    部隊中總是有人會求好心切而揣摩上意,參謀長要求每個栽苗的樹洞要一樣大小,且須圓齊,就有一連突發奇想,把臉盆挖空套上剛好是一個漂亮的樹洞,整體看來確是整齊劃一,不過這些臉盆是向我連新兵借的,當他們把臉盆還給我連時,一疊疊的臉盆中,上幾個跟下幾個臉盆都是正常,中間那幾個卻全是挖空的,待臉盆發回新兵時,才知有這情形,氣得我對這連破口大罵。

    93年間特意到防警部拜訪任職處長的郭啟齡、劉錦興兩位18期學長時,當年我們栽植的樟樹在睽違二十餘年後,已是綠林成蔭,這時也才深深體會出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真意,只不過是營區在今南遷後,這些當年辛苦種植的樹林,爾後是否還可保持?在此唯能祈盼接收單位能好好善待這些樟樹,讓後代子孫也能繼續乘涼。

發表時間:2006/10/17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