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政隆:慈烏護雛
103年6月間去竹崎山區跑農業新聞時,無意間看到電線上的這窩鳥巢,當時烈日炙陽,曬得鳥兒直吐舌頭,母鳥還展開雙翅來為雛鳥遮蔭,據當地居民說,這母鳥已連續三年在這位置築巢育雛,雛鳥長大後,母鳥會失蹤一陣子,待將再孵蛋時,母鳥就會回來重整巢草,之前曾有外來民眾想偷竊雛鳥,經居民發現嚇阻後,才讓這窩小鳥得享天倫之樂。
這種俗稱烏秋的台灣數鳥大卷尾,我們小時候都叫它為鳥中警察,因為它兇悍的連鷹都敢攻擊,並還看過它追著老鷹跑,後來才知道,因它有極強的領域性,特別在育雛的時候,攻擊性格外兇猛,雖烏秋有這般神勇鬥志,但母鳥總需外出覓食,若巢築於樹上,雛鳥很容易遭受到貓、蛇、松鼠等動物的侵襲,因此築巢電線上,可與這些危險動物保持距離,卻需日夜不停與大自然的風雨烈陽搏鬥。
烏秋是種食肉性的鳥類,在電線上或牛背上,或者是刨犁中的農地,常可看見其捕食昆蟲,對農作物之蟲害,有很大的減輕助益,而且只要不是育雛期,其對人類也沒有很深的警覺性,可以對它近處的觀察與欣賞,算是與人類非常接近的鳥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