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義縣/當西方科學遇上東方文化 中正茶藝師就此誕生 |
|
上傳日期:100.1.3
新聞總覽
(回首頁) |
(記者孫慶璋、郭政隆/嘉縣報導)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所博士候選人許偉庭同學,乍看之下無異於一般學生,很難想像就讀理工科走在科學尖端領域的他,會與八竿子打不著的中國傳統文化兜在一起。但私底下卻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並擁有數張茶道證照的「茶藝師」。對品茗頗有鑽研的他,更在日前獲得2010國際中華美食茶餐及茶藝比賽的國際級茶藝組金牌。
在探索「品茗」的過程中,許偉庭笑說,這是因為在大二時修了一堂歷史系的台灣史,就此讓他對傳統文化著迷,因此時常利用課餘之暇閱讀大量歷史書籍,假日更親自上山下海實地考究過往歷史所留下的蛛絲馬跡,而在這過程中他深為「品茗」文化吸引。接觸許多不同門派的茶藝師,才瞭解發現原來中國傳統茶藝文化並非只是單純的品茗而已,而是結合各方面的文化與藝術素養,進而提升自我身心靈的無我境界。幾年功夫下來,許偉庭同學對於「品茗」的功力與日遽增,期間他努力鑽研茶藝,考取了全球第一所以茶為主的專業學校「天福茶學院」所頒發的國際證照。
許偉庭同學回憶當初考證照的情形並說道,考試不僅有筆試更有術科指定考,其中筆試內容涵蓋各國的茶文化、茶學歷史、地理及製茶過程等,而最困難的術科考試則是現場隨機抽考如何以不同的茶具材質,搭配不同的茶種並泡出一壺茶性溫潤、風味甘醇的茶湯給主考官。許偉庭同學說,當下真的非常緊張,因為要以不同的茶具如陶製、玻璃或金屬等材質,泡出好喝的茶湯,這關係到溫度與時間上的拿捏掌控。另外,要如何在指定時間內泡出3道濃度一模一樣的茶湯滋味給評審品茗,更是挑戰自己泡茶的功力。
許偉庭同學表示,「茶藝師」這個頭銜,雖然和他所學的化生研究領域大不相同,但在繁重的課業與實驗室中,卻也藉由「茶藝」的精神,讓他的心情能緩和及放鬆,找到自己身心靈的出口。從一個完全不懂茶藝的門外漢,到現在擁有了數張國際證照的「茶藝師」,許偉庭說,這艱辛過程完全是秉持著對茶藝的一股傻勁與堅持。
近幾年經常參加各項國際茶藝活動,許偉庭皆有不錯的成績,目前課餘時間更在多所民間機構擔任茶藝師,教導民眾認識茶藝文化。他表示,台灣擁有獨特的製茶技術及優良茶種,唯一缺乏的是茶藝文化層面的提升,期望能在地方與政府的推動下,結合藝術、音樂等多元的「台灣茶藝文化」,帶領民眾對「泡茶」有更不一樣的認識與體驗。
|
|
|
刊載新聞媒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