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智巧手製作的麵包總是未出爐就被預購一空。 |
(記者郭政隆/嘉市報導)專為身障者打造的再耕園綜合園區,除了提供一個公益販售平台外,也透過專業輔導員的帶領,培訓庇護工場的身障學員,讓人人都有一技之長,靠著自己能力賺取一份薪資,也有學員透過再耕園開辦的日間照顧服務改變生活,不僅讓照顧的家屬有個喘息的空間,也在再耕園找到屬於自己心中的那畝田。
再耕園的經營理念一直是「給魚吃不如教他捕魚、養魚,進而協助其賣魚」。副園長李銘浚表示,再耕園開辦咖啡及保康清潔隊兩個庇護工場,讓身障學員在培訓後擁有謀生的一技之長,而非完全依賴社會補助。目前分別由兩名專業輔導員帶領12名學員從事庇護性的工作,除了依學員的工作能力核薪以外,也比照一般勞工提供勞、健保及勞退,提供身障者一個保障的就業環境。
輕度智能障礙的小雅到再耕園工作已三年多,因經常受到客人誇獎,而重拾自信,園區也開始思考是否能夠將她轉銜到一般職場;而咖啡庇護工場最近正在研發手工麵包,小智就是烘培教室的班長,在專業輔導員的教導下,他已能掌握秤重、發酵到烘焙的每個流程,巧手製作的麵包總是未出爐就被預購一空。
另一個庇護工場為保康清潔隊,學員的障礙程度較高,但經再耕園的培訓以後,許多企業看到學員們的用心,也固定聘請保康清潔隊進行環境維護。保康清潔隊的外埽單位之ㄧ的錦繡基金會洪副理說:「並不會因為他們是身障學員就打掃不周,反而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對每個細節都非常的注意,過程中也非常的有禮貌」。輔導員也是社工的嬫婷表示,身障學員的工作過程中經常需要不斷的調整環境及工具,也要拿出更高的耐心,讓每個學員都找到適合的工作方式,才能讓他們保有熱情。
除了庇護性的職場以外,再耕園的日間照顧中心「社區樂活補給站」自94年開辦至今,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如歌唱、電腦、烹飪、打擊樂等課程,讓身障者能透過上課增進社交機會、學得一技之長,也讓照顧者有個喘息的空間。為了讓庇護職場的服務能持續不斷,再耕園也推出捐款滿1000元幫助再耕園基金,就贈送三合一咖啡禮盒,期待讓社會大眾能分享的學員們工作成果,同時延續身障者對生命的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