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正大學機械系教授鄭友仁。 |
(記者孫慶璋、郭政隆/嘉義縣報導)中正大學機械系鄭友仁教授掌握神秘的摩擦力學魔法,擁有對事物充滿好奇及敏銳觀察力的個性,就是這種特質讓在國際機械領域上獲獎無數。近日鄭友仁教授更因其在「表面粗度接觸力學」與「磨潤學」上的研究成果,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鄭友仁教授表示,任何產品都會因相對運動,產生摩擦與磨耗,而摩擦學是一門綠色的學問,它能藉由降低摩擦與磨耗來節省能源,市面上許多產品開發都需要靠著摩擦學的幫助,將零組件品質變得更好以及輕巧耐用,舉凡日常生活所應用的產品,如汽車引擎、工具機、電腦硬碟等都可以透過磨潤學讓產品進化再升級。之前由鄭友仁教授所研發的滾動軸承潤滑裝置除了可有效均衡軸承散熱,也可防止流道積油並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該項發明曾得到傑出發明獎,且已獲得多國專利申請,此專利並已應用在高速工具機的主軸上。
隨著工業技術的迅速發展及產品在輕薄短小上的需求,對於產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產業界亦須藉著控制摩擦與磨耗,來改善製程,提升產品品質,目前鄭友仁教授也與中鋼公司合作,改善軋延製程,並與半導體設備廠商、晶圓廠合作,將磨潤技術應用在晶圓的奈米研磨製程上。
除了在工程領域上有極大的研究表現外,鄭友仁教授近期更將研究觸角延伸至生醫奈米材料。他研發出一套奈米量測方法,將之應用在牙齒上,並透過該技術解開困擾醫界多年的問題。鄭友仁教授說:「醫學界了解牙齒塗氟可以有效防治齲齒,但對於塗氟層容易磨耗,並不瞭解其相關物理特性。透過偵測氟化物的奈米機械性質及磨潤性能技術,得以瞭解其原因並提供增強其磨潤性質的方法,以有效延長氟化物治療齲齒效果」,目前此技術與醫學院共同開發,而共同合作的醫學院醫師兼教授,也於今年同時獲得傑出研究獎。
鄭友仁教授指出,磨潤學的應用並不侷限在機械領域,不但讓他可以悠遊各種產業參與跨領域研究發明,也因此結交各行各業的各國人士,並屢次在國際機械領域上獲獎。而提及讓他最有成就感的獎項時,他也感性的說:「重要的不是得獎,而是發覺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現象與問題並從中解決,這是最棒的事!」
中正大學校方指出,鄭友仁教授的論文,發表在磨潤學、奈米力學、生醫及物理等領域的期刊,自從任教以來,不僅在機械工程領域上的傑出表現有目共睹,也多次奉國科會及教育部指派,進行奈米科技、半導體製程、精密機電及工程教育方面的國際交流,為提高台灣的國際學術地位盡力。近年獲頒美國國際磨潤學會會士,是首位在亞洲任職的人士獲頒這項榮譽。去年來也獲得包括力學學會會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士、中山學術獎等獎項備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