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大學食品檢測中心。 |
(實習記者周昶汎/嘉義市報導)提供客觀第三者認證、並以非營利為目地之認證單位的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簡稱TAF),是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2003年推動成立,合併原CNLA及CNAB業務,以提供我國單一窗口之認證服務。
TAF目前提供的認證服務涵括實驗室、驗證機構、檢驗機構、能力試驗執行機構以及OECD
GLP試驗單位之符合性登錄。TAF已與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亞太實驗室認證聯盟(APLAC)、太平洋認證合作組織(PAC)等簽署相互承認協議(MRA),另外與國際認證論壇(IAF)和太平洋認證合作組織(PAC)簽署多邊相互承認協議(MLA),目前共有全球五大洲多達58個經濟體、71個認證機構所採納,也是國際上大學評鑑排名中,學者互評裡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
目前台灣地區國立大學部分,共有多所大學通過實驗室認證,其中以成功大學通過九個為最多,其次台灣大學六個、清華大學和中興大學各四個、陽明大學和嘉義大學各兩個,再來交通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其它國立大學各一個,其認證的標準是根據各校實驗室設備、檢測能力、研究技術作為通過認證之判斷依據。
而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秘書楊淳如表示,通過本會認證之單位,需提出申請並通過品質與技術之各項文件的建立且獲得管理階層支持,並維持各項檢測能力,才能通過ISO國際標準認證。舉嘉義大學為例,從提出申請至獲得認證僅花費三個月時間,較一般通過認證的平均時間縮短數個月以上,展現嘉義大學對實驗室認證的重視,並代表該校具有符合認證規範的管理和技術要求。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學評鑑委員表示,該認證目前在大學評鑑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認證可充分展現各校對實驗設備和技術創新之重視。而被問到目前通過認證的國立大學多數有獲得五年五百億預算之關聯性,該名評鑑委員則不願多表示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