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常樂園日間照顧中心針對現今社會因主食多樣化而降低均衡飲食的比率,為鼓勵長輩透過「呷飯配菜」達到均衡飲食,
24日上午舉辦「創意米食健康樂
愛心飯盒DIY」活動,邀請醫師進行健康米食宣導,並由四十位日照長輩、家人合力製作創意健康飯盒,提醒自己重視均衡飲食,而長期贊助縣市居服長輩用米的億東三好米代表徐銘志也在活動中與長輩一同製作健康飯盒,有的阿公重溫幫孩子準備便當的記憶、也有阿嬤透過便當,說出自己未能完成的「夫唱夫隨」的心願,讓每個便當不只有均衡的營養,還有滿滿的故事。
常樂園在活動準備了許多蔬菜、水果與低油烹調的食材,先由長輩們穿起圍裙、戴起廚師帽跳活力健康操作為開場,再讓長輩分組與家人製作「創意健康飯盒」,最後進行最佳創意評選。84歲的方學琛,妻子30年前過世後才開始學習下廚,方學琛也在製作中憶起以往幫孩子準備便當的情形,他說以前在台北念書的孩子回家,雖然自己習慣吃麵食但仍會下廚為孩子煮飯,並準備了「爸爸便當」讓他在路上吃,他笑稱爸爸便當的菜色簡單,有香腸、臘肉、豬肝、荷包蛋與青菜,但卻已讓一旁分享的來賓垂涎三尺。也有夫妻檔長輩在便當盒中放上許多小飯糰,取名為「子孫滿堂」,創意十足。
今年82歲的陳秀櫻和女兒組隊參加,她在便當中捏出一男一女的娃娃,並兼顧健康的在一旁點綴許多蔬菜,命名為「夫唱夫隨」;陳秀櫻樂觀的說,先生40多年前便過世,她一人身兼三份工作的帶大七名子女,現在雖然兒女都很孝順,但看到許多老夫老妻相伴,還是相當羨慕,於是透過便當捏出自己的願望,也放入對先生的想念,除了獲得創意獎外,更被稱為最有故事的便當。
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莊向薰表示,由於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與西化,東方飲食文化逐漸消失,米飯常被其他食物所取代,其實米飯當中除有豐富的醣質外,仍有部分的的蛋白質與維生素等養分。擔心白米醣份太高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長輩,亦可改吃胚芽米、糙米飯或十穀米,讓身體保有基礎的養分來源,並透過「呷飯配菜」的習慣,呼籲讓民眾從拾東方飲食文化的精髓,以獲得均衡的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