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禮清、陳鐘聲/雲林縣報導〕從荒涼一片海岸填砂造陸而起的台塑麥寮六輕廠區,能夠化「風頭水尾」創造為石化業龍頭,長年忍辱付出的副總經理吳欣哲其功厥偉,被地方讚譽為具有史艷文儒俠風範的勇者,現年七十一歲的他依舊表現著壯年的氣魄,帶領麥寮六輕廠度過各種風波考驗,吳欣哲強調台塑是根留台灣的企業,六輕的建廠帶給麥寮地方的進步,如今每年六輕廠有四百多億稅金上繳國庫,希望有朝一日中央能夠修改稅務劃分法,多多獎勵爭取招商成功的地方政府,以真正帶動地方繁榮。
曾經是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最貧窮的麥寮鄉,在台塑麥寮六輕廠還沒興建時,鮮少有人聽過這個沿海小鎮的地名,居住當地的居民也是生活清苦,因此過去民眾以「風頭水尾」形容麥寮的落後。肩負著六輕廠區開闢、建廠及營運將近二十年的副總經理吳欣哲,回憶起建廠之初的麥寮鄉,沿海地區嚴重的鹽砂侵害,海岸地儘是一片荒涼,當時台塑在每天都有6千萬高額利息必須支付下,把握時間努力填海造陸建廠,其中的艱辛與困苦不足以筆墨形容,同時台塑第一次做填海、建港及石化工業,靠著堅強毅力創造了石化業的重鎮。
吳欣哲副總回想當年,估計建廠前後有近三百場的抗爭,當年魚塭地的徵收協調工作,有多出六倍多的登記者,最後管理處的幹部們積極協調,想盡各種辦法才突破難關;如今的麥寮鄉因為六輕廠區的建立,街道路燈的密度可謂居於首位,配合各式店家如雨後春筍的林立,到了夜晚燈光明亮如不夜城,同時鄉內的福利照顧也步上軌道,例如學童的營養午餐、新出生兒及老人照顧福利等,都有比都市地區更好的照顧。
地方對吳欣哲如此的忍重付出,讚譽他有如著知名行俠仗義大儒俠史艷文的精神,於是在最近也獲得布袋戲元老黃俊雄致增史艷文的原身戲偶,藉以表彰他對麥寮沿海進步的付出;對於六輕廠區的興建與營運,吳欣哲也感佩台塑員工的支持與付出,更感念王永慶與王永在的依重與教導,對六輕的成就不敢居功,強調面對現今的經營環境,更是不能鬆懈及掉以輕心,感覺許多事情都要從制度面去做好才行,對於當年興建搭設管線受到比預期嚴重的鹽害問題,在經過審慎評比後,以立即全面更換配置及汰舊換新管線,並且請教新加坡的專業工程師,預計在明年度可以全部換裝完成,徹底解決可能發生的工安問題。
談到目前國內的工業推動環境,吳欣哲副總直言環評與中央、地方的稅務劃分,在制度上造成了許多阻礙,他提到目前的環境評估工作,權責所在的環保署無法做主,不如外國的作法,環評委員是諮詢的角色,國內卻是交給了環評委員有決定權。同樣在中央與地方的稅分配款上,估計六輕廠區每年的稅收有四百多億,但錢是由中央收取統一分配,不如美國訂有各州招商獎勵稅率,提供招商成功的地方能夠獲得較好的稅金分配,國內如此作法徒增城市與地方的差距,因此建議唯有從制度面才能改善。
深具儒俠風範的吳欣哲,不以當年的成就自滿,已七十一歲的他每天用心廠務,下班後都安不當車巡視完廠區後,才返回工廠的宿舍,對台塑披荊斬棘闢建的六輕廠,強調有不周全的地方都應該盡速改善,更相信六輕廠區的興建,對地方帶來進步與助益,拿起民眾在阿嬤公園內拍到的台灣藍鵲相片,吳欣哲副總欣慰的表示這種過去只在高山出現的鳥類,如今能夠在麥寮地區被看見,可見麥寮沿海的環境是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