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晉輝/嘉義市報導〕地球不斷暖化,所造成的天氣異常時有所聞,正因如此,許多學者更指出,元兇來自於空氣污染最為關鍵。農民在休耕前,總會焚燒稻草,其一:清理殘餘的稻草,其二:種植土地經過焚燒後,會產生酸鹼綜合,有助提升土壤養分。如今該行為雖然已遭禁止,但還是有農民以他項名義,成功向消防局申請通過,而且還派消防車前往警戒。
夏季的來臨,正是稻田休耕期間,此時會留下許多殘渣;雖然法令已禁止焚燒稻草,但在消防法裡,確還有一規定得燃燒田野森林廢棄物之申請。往往農民皆以此合法申請掩飾非法,造成嚴重的空污漏洞。
消防局德安分隊分隊長楊友仁指出,於「消防法第14條、消防法施行細則第17條規定:一但申請通過,得燃燒田野森林之雜草、廢棄物」,其也知道,如此一來對大環境傷害頗深,但礙於法令,也僅能就民眾前往申請時,第一時間指派稽查員,前往現場勘查,以防假借合法申請名義,行違法焚燒稻草之實,同時也會規定申請人做好防範措施。楊友仁表示,一但申請人,在現場施行項目與申請不複合,會立即協請環保局前往取締開罰,且派遣消防車將其撲滅。
政府在環保議題上,已花投入多經費及人力,甚至高調的針對汽、機車怠速修法,在在顯示,有著徹底執行之決心,不過,立法單位可曾考慮到,上開相關可焚燒雜草、廢棄物之法條,若一再讓農民假借合法掩飾非法,那環保議題之尊嚴,將蕩然無存。況且農民在焚燒稻草時,因火勢過猛造成逃生不及而葬身,時有所聞。一但遭取締,也不過6000元以下罰款,可是所造成的污染,確有如,同時幾百輛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
台灣許多的法令,都是在農業時代訂立,如今時空背景已全然不同,修改與否、適法與否,認為是必要斟酌之處,千萬不要讓人民以為,政府對於環保僅是口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