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W 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小農舍紅豆燒

阿里山奮起湖雅琇山莊

旭穗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嘉義縣/結合台灣印度文學 假戲真作刻劃人性

假戲真作劇照。

 〔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移居台灣已六年餘的印度國家級演員江譚佳彥,與同樣身為演員的妻子林浿安於2006年成立了EX-亞洲劇團,一步一腳印持續耕耘,已成為台灣最受矚目的當代劇團之一。台灣對於印度的想像似乎往往僅限於瑜珈、咖哩、寶萊塢,跨國結合的EX-亞洲劇團卻成功打破大眾對於印度文化的刻板印象,不論是自印度口傳文學的《假戲真作》、改編自印度經典文本的《沒日沒夜》、以傳統亞洲劇場美學重新詮釋的西方經典劇本《百年復甦》、或是成功融合印度舞蹈的《猴賽雷》等,其作品中多元文化的呈現也成為EX-亞洲劇團最為人熟知的風格特色!

江譚佳彥從印度東北省份Manipur來到苗栗客家庄,他並沒有一般台灣人認知中的「印度人」外表,當他安靜混入人群走在苗栗市場時,當地人甚至根本無法察覺他「外國人」的身分。事實上,居住台灣多年,江譚佳彥早已說得一口流利國語,每每在台北劇場散戲後,總見他和觀眾們侃侃而談自己的創作理想。這位從小在動亂家鄉長大的演員,來到台灣後,最令江譚佳彥感動的便是創作環境的自由,以及台灣文化對於外來文化的兼容並蓄。儘管初來乍到時有著語言障礙,不過來自一個說著多種方言的國家,江譚佳彥早已習慣於藉由大量肢體動作補足不同方言上的地方差異。也許就因為這層訓練,當江譚佳彥從印度來到台灣,繼續劇場工作時,不像其他新住民文化工作者一樣得先克服「語言」障礙,反而讓「語言」成為一種助力。不論是其對於聲音的掌握、對於語言的敏銳、或是肢體動作的靈活運用,江譚佳彥總是讓台灣觀眾顛覆了「溝通」的想像,在他的魔幻舞台上成功跨越了文化與語言的藩籬!


由江譚佳彥與台灣劇場小天王魏雋展將同台飆戲的《假戲真作》首演於2010年,為EX-亞洲劇團最受歡迎的劇碼之一,更獲選為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作品。中文與印度文雙語演出的形式,挑戰了台灣觀眾對於「劇場語言」的既有想像。劇中多元文化的巧妙融合,也獲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青睞,於20114月在其劇場藝術節「The Studios」演出,同時也是唯一一支受邀的台灣劇場團隊。多語言、跨文化的演出風格,成功吸引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群,戲後座談更是回響不斷、好評連連,再次證明EX-亞洲劇團如何利用劇場創作來跨越族群文化的隔閡。

 

EX-亞洲劇團結束新加坡邀演後,接著於台中、苗栗口碑巡演,並再次獲得滿座佳績。今年9月將來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分別在98()晚上730分,99()下午230分在實驗劇場演出賣座作品《假戲真作》,再次在台灣觀眾面前呈現這個簡單卻動人的故事,也讓南台灣的觀眾朋友有機會體驗口傳文學劇場的魔力,以「戲子作戲」喚醒最真摯的人性價值!

 

刊載新聞媒體

NOWnews

焦點新聞網

數位嘉義新聞

   

上傳日期:101.9.4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

藝常識─書法與文字

藝常識─書法筆法

藝常識─書法筆勢

藝常識─碑帖臨摹

藝常識─書法章法

藝常識─書法款識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