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從9月11日起至11月11日,嘉義市交趾陶館推出「樂現新視界
-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陶藝創作展」,由留學澳洲皇家墨爾本大學藝術博士、現任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的廖瑞章教授策畫,展出嘉義大學十二名在校生以及畢業校友的陶藝作品。
嘉義市文化局局長洪孟楷表示,本次參展者皆為九十年代出生的新世代,在多媒體文化的薰陶下,他們對於陶塑的觀念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形式技法,反而以開放的思維,創造出自我的藝術形式,這點不僅從作品本身表現,就連作品命名也可見端倪,「心的距離」、「我想我忘了如何去飛」、「生活•那些輕」、「飄」……,明顯可以看出學生在多元文化下對於所處的環境的自我省思,及以不同的手法轉化成圖像與符號,利用陶塑,跨越材質的限制,展現的陶藝造形思維。
洪孟楷指出,新世代的藝術家具有去威權化、神格化與反對二元對立的思想特質,因此在創作的議題上頗有自己的見解,擺脫陶藝僅能作為實用工藝的想法,利用陶塑探討現代人的文化、道德、時間、消費形態、虛擬世界等現象。有些同學以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作為創作上的造形依據,表現通俗文化對於自身的影響,有些則是由內心世界出發,藉由不同物件的組合,彰顯事物之間的矛盾與荒謬性。
新時代新思維,新生代藝術家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創作的議題更多關注在內在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上,屏除現代主義對於空間與造型上完美比例的追求,而是藉由陶塑,融合現實生活與美感經驗,創造新的物體造形;這些作品看似充滿唐突的、質疑的、怪異的、不合邏輯性的造形組合,但是卻充滿了生命力。如陳欣妤同學以「視球」呈現看與被看的體驗;趙興倫同學以「想鬥牛的現代鬥牛犬」表現現代人在現實壓抑下無法展現自我的衝突情境;劉相秀同學的「小布狗-小朋友方糖」等作品則帶觀眾進入她童年的回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