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文化局文化廣場,將於本11日上午熱鬧展開以「文化薪火社區拾穗」為主題的社區營造成果展,嘉義市政府7日上午於市府中庭舉行記者會,副市長李錫津邀請大家前往參與,活動結合14個社區營造點,安排社區展演、老照片文物展、社區創意市集、闖關等活動,文化局並準備10台腳踏車提供摸彩活動及800份闖關遊戲贈品兌換,藉此行銷社區特色及活力。
李錫津副市長表示,社區營造是深耕社區文化與特色的重要工作,社區能永續發展,才能創造城市美好的生活環境,今年共有14個社區投入社區營造行列,文化局積極推動社區營造,舉辦各式各樣的基礎工作,包括社造點徵選、人才培育、影像紀錄、社區劇場、旅遊導覽培訓等,都是希望透過多元的社造形式,不分年齡的引導學習,推廣從小孩到大人都能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共同營造健康、幸福永續的生活環境。
「文化薪火社區拾穗」表演節目相當精彩,除了安排14個社區營造成果展演、創意攤位、闖關遊戲及新住民朋友傳統舞蹈表演外,今年有許多社造點著重在社區資源調查,透過耆老口述、老照片與古文物的收集,呈現各社區的文化肌理殊異奇趣,成果展特別規劃社區「老照片及文物成果展」,並安排現場解說,民眾將可從老照片中了解嘉義地區的歷史發展。
嘉義市有著多元的城市風情,許多社區團體竭力發掘在地特殊人文歷史,以各種社區營造形式凝聚社區認同,今年共有東川、東興、古城文化協會、育英、白沙王文化協會、光路、新馨、劉厝、北湖、頂庄、磚磘、井色文化協會、西平、福全等14個社區投入營造推動,以劇場、傳統戲曲、社區資源調查、故事繪本形式,透過彼此交流,展現在地生活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