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晉輝/嘉義市報導〕近年來,政府開放陸客來台,也的確為台灣帶來錢潮般的商機,地處阿里山腳下的嘉義市,因為陸客喜歡阿里山的茶葉,導致門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相對也衍生許多良宥不齊的問題,更有不肖廠商,藉著陸客不懂茶葉,總是摻雜許多劣質葉品於其中,而大賺黑心錢。
經營茶業買賣已有四十年之久的蔡進財表示,現在的陸客已經變聰明了,慢慢的也分辨得出各式茶葉,就他而言,時常有陸客將已買好的茶葉,拿去給他試喝,那種打從心裡就不相信台灣人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不過,這種疑慮,卻是不折不扣的台灣人給造成的。
蔡進財指出,不僅是陸客對茶葉有興趣,就連臺灣人喝茶的人口,這幾年也有明顯增加,喝茶的基本辨識上,茶湯除了要呈現鮮黃色之外,有點苦、澀才是正常的,再來就是要會回甘,還有,茶葉在第一次沖熱水後,要記得輕搖幾下,然後馬上倒掉,因為種植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不放農藥,如此動作是有消毒的用意,再次沖熱水浸泡的時間,並不需要像仿間所說的,一定要五十秒或一分鐘,因為每種茶葉都有它的特性在,況且浸泡越久,就會越苦、澀,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該茶葉是劣質品。
浸泡的時間其實依自已的口感為主即可,再說,每個人的味覺都不一樣,所以根本沒有任何的標準,不要一昧的追求高價位的茶葉,只要選擇適合自已口味的茶葉,都是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