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柑橘、酪梨及蜜棗是嘉義縣竹崎鄉的特色水果,之前曾因病蟲害,使果樹幾至砍除,但在國立中興大學所植病博士蔡東纂所施「蔡十八菌」調理之後,不但使果樹起死回生,甚至棵棵結實累累,使竹崎鄉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富饒之鄉」。
國立中興大學所4日下午在校長李德財帶隊及蔡東纂博士講解下,該校各科室主管一行26人專程從台中趕來嘉義縣竹崎鄉,鄉長溫良恭、農業課長張再基特地到場歡迎遠來貴賓,並陪同參觀該校所輔導的柑橘園、酪梨園及棗園,同時也採摘、品嚐各種水果,大家對果園的滿枝豐碩果粒報以熱烈掌聲。
竹崎鄉平和村種植甜椪柑的果農劉家法表示,從果園的施肥、防疫、解決病蟲害,一路輔導的蔡東纂博士,對竹崎果農可說是最大恩人,如果沒有蔡博士的指導,目前的甜椪柑豐收就不存在,蔡博士的努力的確功不可沒。
種植蜜棗多年棗農邱武雄鄭縀夫妻,在中興大學蔡東纂博士指導下,採用了網室栽培並實施「蔡十八菌」有機菌肥,在不使用農藥下,產出的每顆蜜棗顆顆肥大多汁,增加果農收益。
被金氏世界紀錄登為最富營養的酪梨水果,也在蔡教授的指導下,躍居台灣明星產業,酪梨達人沈清水即在現場以酪梨牛奶果汁、酪梨冰棒和酪梨蒜頭醬油,讓受招待的來賓們讚不絕口。
嘉義縣政府表示,一般的果園最難處理的是病蟲害,而蔡博士所研發的「蔡十八菌」是病蟲害的剋星,竹崎鄉的果農也因此受惠,對提升農產品品質、增加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