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市交趾陶館特展區在6月6日到8月3日,蒞臨,邀請楊春生/楊淨父子的「照窯薪傳-瞳與銅
天目茶碗和鈞瓷」特展展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以及因「鬥茶」聞名的「天目茶碗」,是中國宋代陶瓷藝術的精華,歷千年而不衰,照窯楊春生,師法宋代陶瓷工藝,浸淫陶藝世界三十餘年,對於鈞瓷和天目茶碗的創作,投入極大的熱情,1996年更以銅釉蓋罐獲臺灣陶藝大展優選獎,鮮少展出的楊春生,第一次巡迴各地公開展覽,也是兒子楊淨出道首展。
楊淨,從小即顯露高度的藝術天分,沒想過要繼承衣缽的他,自2011年決定投入陶藝創作以後,承父訓遵循「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就是贏家」的理念,努力至今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新生代出色的工藝師了。
楊春生父子二人長期投入這項傳統工藝的研究,1988年創立「照窯」,楊春生表示,天目茶碗內的底部色彩神似人的瞳孔,而鈞瓷以氧化銅發色,所以將展覽以「瞳與銅」為題,展出他長年研究的成果,展出作品以近年創作品為主。其中「鈞瓷」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銅紅和青中帶紅等多種線條,呈現肌理變化豐富的釉彩;而原為宋代民間流行的飲茶茶具「天目茶碗」,則以氧化鐵為發色劑,也是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黑褐色釉面上聚集銀色、棕色等大小不同的各色結晶斑點,這種天目結晶釉,在十一、十二世紀時已是人類文明史上極高的工藝成就。
6日上午,楊春生父子於展場以一件「油滴天目茶碗」贈送予文化局收藏,感謝此次在嘉義市展覽所結下的善緣,文化局副局長房婧如則引述宋人曾以「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來形容天目茶碗的美麗,鈞瓷更被譽為「中國之瑰寶」,尤其陶藝家楊春生鑽研「油滴天目」,研發出多種油滴結晶釉和銅紅銅綠釉,令人驚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