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恕禎/嘉義市報導〕連續七年,中正大學電機系研究團隊在IEEE國際微波會議學生設計競賽中屢屢交出漂亮成績單!該次中正團隊一共參與「封裝式可調式濾波器」、「多頻段多標準接收模組」及「高靈敏度雷達系統」等競賽,包辦了2金1銀2銅的佳績,在國際舞台上一展中正電機所多年累積的研究實力。
自2008年起,中正大學學生已在IEEE國際微波會議中嶄露頭角,成為該會議學生設計競賽的常勝軍。今年在電機系教授張盛富、張嘉展及湯敬文指導下,不僅歷年參加的「封裝式可調式濾波器」比賽,由蘇芳生、王柏寒、謝章群、陳俍穎、孫宇程、陳韋辰、顏江霖等人包辦前三名,黃明輝、呂佩諭、楊峻賀也拿下「多頻段多標準接收模組」第一名。而中正團隊首次參加的「高靈敏度雷達系統」比賽也由陳威志、楊佳翔獲得第三名的成績。
封裝式可調式濾波器是無線通訊系統中的重要電路之一,可切換不同頻率,讓想要的訊號通過或被濾除,在行動裝置或通訊設備中皆有廣大的應用。獲得該競賽第一名的電機所學生蘇芳生表示,該次電路規格較往年嚴格困難許多,調頻幅度變大,超出主辦單位提供的「可變電容」所能移動的範圍,因此在電路架構設計上費了不少腦筋。由於實作出來的電路板頻率往往會產生偏移,修改電路設計也必須請負責製作電路板的廠商重新打板,「為了讓實作結果與模擬一致,親自來回跑了台中洗板廠很多次。」蘇芳生說。
而另一組參加「多頻段多標準接收模組」的學生團隊表示,該接收模組是具有多頻段高線性度的低雜訊放大器,主要應用在目前或未來的無線技術上。由於現在在行動裝置上使用頻段越來越多,該模組則可讓頻率範圍從1GHz到6GHz都能正常使用。學生團隊必須在賽前設計製作符合比賽規格的接收模組電路及進行校正與性能提升後,再做電路封裝處理,並在比賽當天現場由評審擲骰子決定量測的頻段。經過一番電路評分測試後,最終由中正學生團隊奪得第一名的佳績。
「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國際研討會,當教科書上的作者就在身邊,那種震撼感還在心中!」IEEE國際微波會議是全國微波領域最頂尖的國際會議,每年與會人數達上萬人,深受全球學術界及業界重視。而中正電機所學生團隊不僅從該次競賽中學到不少寶貴經驗,也感謝因參與「IEEE國際微波會議」而與世界各國學者交流,期待將來有機會能在該研討會上發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