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允得/嘉義縣報導〕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自四月份起於中心辦理「探尋塔塔加」一系列的生態公益講座,目前已陸續辦理數場,場場皆吸引眾多旅友參與活動,12日邀請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員盧添登主講「玉山今昔-解讀玉山老照片」,藉由圖片解說向參加本次講座的民眾介紹東北亞第一高峰-玉山的美麗與壯闊及周邊步道的登山狀況,另外也利用長期收集得來的老照片介紹玉山自日據時代以來的歷史與開發狀況,讓來參加生態公益講座的旅友獲得不同於教科書的知識,同時也介紹玉山國家公園常見的野生動物,如台灣獼猴等,最後向旅友們宣導遇見野生動物時,應該如何因應,例如:遇見獼猴拍照時保持適當距離;下車觀看時將車窗關好;勿餵食獼猴;開車遇見野生動物時車速放慢等…。
尊重野生動物、自然物種的原來生存權是人人需要遵守的原則;在去年的系列講座舉辦之後,因參加旅友反應熱烈,103年度特別再安排多場講座,除環保宣導外,另有台灣獼猴保育、高山植物介紹、原住民文化介紹、台灣黑熊保育及無痕山林宣導等多樣性主題,講座預計持續至103年12月,歡迎上網查詢相關場次。
阿里山中心總幹事賴永堂表示,救國團公益社會圓夢計畫系列活動的生態公益講座的參加對象不侷限於阿里山活動中心的住宿旅友,只要有興趣及支持生態保育的朋友們,歡迎一同前來共襄盛舉,也希望藉由辦理常態性的公益講座,讓更多的旅友認識台灣的自然環境與生態;另外為了響應環保,阿里山活動中心持續推動”環保愛地球-節能減碳環保住房專案”,藉由減少使用各項一次性房間用品(如牙刷、牙膏、毛巾等),讓垃圾減量,也讓地球更環保與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