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校友黃梓皓與大多數工學院學生畢業後往科技業發展不同,他在中正校內成立紫荊生態藝術村,推廣在地農村生態運動,希望中正學生及民雄鄉三興村的村民能更加關心居住的社區,畢業後便留在嘉義縣民雄鄉生根。
黃梓皓在唸中正機械系四年級的那年,他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學習各學院不同的專業,體會到土地的美及重要性。他認為要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連結,應該從鄉鎮地方開始,因此黃梓皓成立紫荊生態藝術村,由民雄地方紮根,一起和在地居民關心民雄鄉的生態環境,如當地蔬果成熟狀況或解決溪流汙染等問題。
大約在三年前成立的紫荊生態藝術村,位於中正大學活動中心一樓,在十坪左右的小房間內,家具及裝飾品大多是二手回收再利用,如木製的板凳、門前的花草盆栽等,都透過黃梓皓的巧手賦予新的生命力,而這正是黃梓皓提倡的簡單、純樸生活。
紫荊生態藝術村主要討論民雄鄉在地的農村生態議題,像是三興村龍泉溪生態問題;黃梓皓說,龍泉溪不只是中正大學校園內寧靜湖的源頭,更是早期三興村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水源。然而,近幾年水質污染日漸嚴重,使得棲息在龍泉溪的台灣特有種南海溪蟹面臨生存威脅。為了喚醒社區居民及中正大學對溪流的重視,黃梓皓曾帶領中正大學學生參與「淨溪」活動,收拾溪邊垃圾、清理堆積的淤泥,藉此讓大家能把保護生態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黃梓皓除了經營中正校內的紫荊生態藝術村,更在校外成立「赤牛居」,希望連結中正、南華大學學生及民雄鄉居民的力量,一起關心與保護自身的生活環境。談到是否擔心生態藝術村沒有接班人的問題,黃梓皓信心滿滿的表示,每一年都有志同道合的新夥伴加入經營藝術村,而他也正實現推廣農村生態的夢想,一步一腳印的堅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