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嘉琪、吳晉輝、郭政隆/嘉義市報導〕斥資16.2億元工程經費、全長2.6公里、歷時3年封路施工的嘉義市公道一及垂楊大橋高架橋新建工程終於完工,並於13日上午盛大舉辦通車典禮,下午17時正式通車,這條由高鐵大道在世賢路口銜接,直通垂楊路,貫穿嘉義市東西區的交通大動脈,通車後有助於疏解嘉雄陸橋、北港路與興業地下道交通壅塞問題,同時由嘉義市中心直通嘉義高鐵站,將可節省5至15分鐘車程。
通車典禮在簡單隆重的謝土祈福儀式後,由多位貴賓共同剪綵,隨後由龍安宮、聖興宮眾神明帶領,市長黃敏惠、監察院長張博雅、內政部長陳威仁、營建署副署長童健飛、公路總局局長趙興華等等貴賓手牽手走過嘉義市第一條市區高架道路,今日並邀請在地鄉親耆老、高齡91歲的鋸琴國寶大師張宗德等貴賓攜手共同見證城市發展。東吳樂儀隊、垂楊國小棒球隊、港坪國小喜羊羊牽著小羊上路、後指部及民眾、嘉義市長春單車協會、偉士牌車隊及Mini車隊熱鬧踩街,全民運動會吉祥娃娃也驚喜現身,現場洋溢著歡樂慶典氣氛。
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表示,回顧催生公道一計畫過程,從十多年前在立院服務期間關心這個案子,到94年接手市政,在市府團隊與公路總局的堅持與努力之下一路完成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及細部設計等前置作業,98年從內政部營建署生活圈道路建設計畫,成功爭取16.2億元工程經費。歷時3年封路施工,今日正式通車啟用。交通為建設之母,相信在垂楊大橋通車之後,嘉義市的區域發展將會更加活絡。
公路總局西濱南工處副處長蘇文崎強調,工程期間雖遇多項困難,尤其是接近民宅的施工難度及跨越鐵道夜間吊梁施工的部分,橋樑長度雖然只有約800公尺,但是在市區沿著中央排水線共構改建,變換運用鋼結構、預力混凝土樑、密集樑等不同的橋樑型式與工法,施工困難度很高,但為了讓嘉義市民儘早看見公道一、暢行公道一,工程團隊努力突破困境,持續推動工程進展,今年起更增加大量的人力、機具及時間等資源戮力趕工,總工程經費最後僅達13.2億元,還足足省下3億元!橋側虹光效果預計10月底完工,屆時整點將展演彩虹流動光色,創造嘉義市橋梁景觀新亮點。
由於垂楊大橋道路平坦且沒有岔路,用路人容易加速行駛,包含垂楊大橋在內的公道一全線道路限速50公里,目前警方已在垂楊大橋兩端架設闖紅燈照相及超速測速設備,違規車輛將依法開罰,同時為避免造成車流阻塞,緊鄰新建街與力行街口的東端出口將禁止所有車輛左右轉,違規將依法開罰,左右轉或迴轉車輛到達新建、力行街口時,必須直行到前方的垂楊、新民路口再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