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晉輝/嘉義市報導〕嘉義市長候選人陳以真,於20日適逢「廚師節」,在競選總部帶頭推動「社區共餐、一家一菜」運動之餘,亦向所有餐飲工作者致敬,並針對近來食安問題,指出解決的關鍵在於,提升食安能量、強化源頭管理、保障市民權益等三方面,促成市民和市府建立夥伴關係,共同建構食品防護網。
陳以真表示,參選之初即提出食安相關主張,如制定食育條例、落實飲食教育計畫,支持友善耕作、農夫市集,推廣有機蔬果、健康在地食材,公立中小學生每周至少一次有機蔬果營養午餐等。再次指出,所有餐飲工作者和消費者一樣,都希望擁有「免於恐懼食安問題的自由」,落實食安不該只是拿小商家、小攤販開刀,而應有個負責任、能辦事,讓民眾安心的政府。並提出食安把關三大政見。
一、提升食安能量:逐年增加嘉義市的食安預算及人力。定期稽查「高風險類別」業者。成立「食品安全專家顧問小組」。
與大學相關系所與民間單位合作,建立專業、在地、即時的食品檢驗機制。制定獎勵辦法,鼓勵民眾檢舉違規。
二、強化源頭管理:建立食材履歷及追溯機制,優先納入供應校園合作社餐食業者,及校園自設營養午餐,將主要食材上食品雲登錄來源履歷、營養分析,家長可以透過網路查詢。未來,市府也將輔導、鼓勵食品餐飲等業者登錄主要食材來源,並透過此系統進行稽查、追蹤和管理,建構完整的食品安全防護網絡。落實推廣「嘉義市安心食購」標章,由衛生局要求食品相關業者,訂定自我稽核管理計畫書,並輔導業者獲得驗證後張貼、印製標章,方便民眾辨識,落實自主管理。
三、保障市民權益:成立「嘉義市消費者食品安全保護基金」,運用黑心食品業者的罰款成立基金,讓受害消費者優先受償。與NGOs合作,成立「食品消費者保護中心」,義務聘請律師協助民眾訴訟求償,並提供食安相關問題的諮詢。整合市府1999專線、衛生局局長信箱和消費者保護專線1950,讓消費者即時反映食安問題。市府網站建置「食品安全專區」,提供民眾查詢食安全完整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