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膝關節治療新選擇 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術 

 

〔記者李佩昕、郭政隆/嘉義市報導〕膝關節是人體耗損量最大的關節,健保局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2萬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加上高齡化社會需求,醫界提供多種治療膝關節的醫療資源選擇;嘉義市聖馬爾定骨科醫師黃立人與雲嘉南地區首位以機器人手臂施行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順利成功的56歲患者翁小姐10日出席記者會,黃醫師表示,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術讓患者多一項治療新選擇,其可藉由術前電腦規劃設定,搭配出最適合病人的人工膝關節尺寸及擺放定位,縮短恢復期。

 

聖馬爾定骨科醫師黃立人表示,雲嘉南農業地區,許多農民長時間務農,關節磨損嚴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人口眾多。聖馬爾定醫院引進機器人手臂施行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治療方式,成功為56歲的患者翁小姐解決困擾。

 

翁小姐因右膝內側關節面磨損嚴重,行走困難求診,被診斷為右膝內側退化性關節炎。翁小姐表示症狀已有20年了,因為只有內側關節面磨損,在黃醫師的建議下,接受非傳統的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成功,至今恢復狀況不錯,讓她相當滿意。

 

黃曆仁醫師表示,膝關節承受上半身重量,支撐維持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是重要的關節,但也是耗損量最大的關節,台灣每年約有2萬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但其中真正需要三個關節面都置換的比例約僅1/3,意指有多數病人良好的關節組織一併被犧牲了。只有退化性關節炎已達到後期嚴重程度,才需要選擇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互動式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系統提供患者另一種治療膝關節的醫療資源選擇。

 

骨科黃立人醫師也呼籲民眾,過重對膝關節絕對是一大負擔,平時應控制體重,更要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若連結不到新聞刊載平台,敬請改以新聞標題搜尋

今日NOWnews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08.1.10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