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紀念陳澄波 望向山林首以戶外數位呈現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3月25日美術節,也是嘉義嘉義前輩畫家陳澄波的受難日;民國36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嘉義地區官民發生嚴重的衝突後,官方退守於嘉義水上機場內,地方仕紳為平息事端,推派陳澄波等人擔任「和平使」,前至嘉義機與軍方協商,但該等人員一到機場,即被扣押、拷打,隨後於3月25日,該等人員被推上軍車,遊街式的帶至火車站前槍斃;嘉義市文化局為紀念嘉義這位前輩畫家,特別選定這一天舉辦「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揭幕啟用。

「望向山林」是陳澄波對於嘉義的一種風景印象,表現了陳澄波對於家鄉風土的觀察與感知,畫家筆下的諸羅城,有充滿溫度的黃土地,有蔥籠的草木,也有現代城市的活力,分為三個子題「西門町2丁目125番地」、「台南州嘉義郡嘉義街」、「北緯23度27分4秒」陳列於市文化局音樂廳前公共空間,藉以提升作品的可親近性,融入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讓人們在不經意的遊逛當中,也能感知到藝術品的存在。

嘉義市文化局表示,許多人常常會問:為什麼臺灣美術巨擘陳澄波的家鄉嘉義沒有一座「陳澄波美術館」呢?其實,紀念一個畫家,不一定就要建立專門的館舍,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傳統的美術館,當然有他難以取代的功能。但是,嘉義市是要將藝術家的作品推廣到群眾面前,依循著這樣一種想法,「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應運而生,在嘉義市打造首座屬於全民的戶外美術館。

該位於戶外的展區,特依循「文化近用」的理念設置,讓造訪的民眾零距離親近陳澄波的藝術作品,走進畫家的繪畫世界和所置身的時代,一起見證當時木材產業的運作、嘉義的現代化與城市發展,體驗在地的常民生活和宗教信仰等多元人文面貌,十分值得愛好藝術的朋友們前來體驗大師風采,探訪發現嘉義市的美。

展出的18座數位畫作呈現「嘉義」、「山林」在地特色,是運用特殊材質的立體透明展示裝置,結合現代科技有中英日3種語言的語音導覽賞析功能,是座能將每幅畫作故事帶回家細細品味的美術館,它不僅開創了可親近的美術新紀元,而且將成為嘉義觀光的新亮點。

嘉義市長黃敏惠強調,要讓大家感受「走進嘉義市 藝術成風」的魅力,像東歐維也納是音樂家莫札特的故鄉,你走在街頭,有很多莫札特巧克力、莫札特文創品等等,嘉義市一樣文風鼎盛,藝術家輩出,1930年代更有「畫都嘉義」美譽,澄波仙就是嘉義之光,奠定了嘉義美術的厚實基石,以此出發,未來更要跨界結合文學、文創產業及美術工藝,展現更多在地歷史文化元素,讓嘉義市的「文化力」提升市民生活內涵,帶動觀光商機。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若連結不到新聞刊載平台,敬請改以新聞標題搜尋

今日NOWnews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08.3.25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