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從英國教育史反思台灣教改 顧曉雲獲吳大猷獎

 

 

          從英國教育史反思台灣教改 顧曉雲獲吳大猷獎

〔記者吳玉芬/嘉義縣報導〕因著迷教育哲史帶來的思辨與好奇,中正大學教育所副教授顧曉雲長年深入研究英國二次大戰期間的民主論述與教育改革,並撰寫專書,日前更拿下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由於近年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顧曉雲將英國教育史與台灣教育改革相互對照,藉此反思台灣教育制度改革背後,所預設的價值立場是否真正達到民主社會中的平等。

 

「制度會受到國家、歷史、文化等限制,但是思想可以跨越時代、跨越國家。」深受老師的影響,讓顧曉雲在大學時期便一頭栽入西洋教育史領域,也因對教育制度改革背後預設的價值感到好奇,更專注在教育哲史的研究上。顧曉雲近四年發表三篇論文,探討與分析英國二戰期間的民主與教育改革論述,展現不同以往教育史家的歷史詮釋,更因此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肯定。

 

研究英國教育史看似與台灣無關,但顧曉雲認為,從英國教育的社會主義觀點,能重新看待台灣教育制度改革。顧曉雲表示,相對英國教育社會主義認為所有的孩子無論出身背景都有接受教育或被國家照顧的權利,資本主義導向的台灣社會氛圍卻把教育當作可以買賣的貨品。她更舉例,私立學校本是彌補公立學校的不足、提供家長多元化的選擇,然而貴族學校紛紛設立,只有少數經濟無虞的家庭能夠負擔高昂的學費,弱勢家庭只能望之興嘆。

 

「十二年國教是培養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為什麼有些孩子是例外?」近來十二年國教上路,顧曉雲也對免學費、自願非強迫入學等政策,提出不同見解。顧曉雲指出,目前政府僅規劃學生就讀高職免學費,可能變相誘導部分適合高中教育的孩子因家庭經濟考量而選讀高職。此外,她還提到,雖然政府不強迫15歲以上的孩子繼續升學及提供輔導方案,但不繼續升學的孩子多半來自下層階級,反而加劇台灣社會階級化的現象。

 

「我只是盡力做到我可以做的,但機會都是旁邊的人給的。」回想求學過程,顧曉雲說,一路上受到不少貴人相助。尤其在考上公費赴英國留學三年間,顧曉雲從空白狀態進入到英國教育史脈絡,還得解讀數十箱英國學者演講手稿的潦草字跡,幸虧英國指導老師從旁協助,更引導她把研究成果集結撰寫成書。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是顧曉雲獲得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之後對自我的期許,她笑著說,在得知獲獎的當下壓力很大,認為下一步是不是得再挑戰、超越自己。後來她轉念一想,即使沒有獲得獎項,依然走在研究的道路上,也不應滿足於現有的成就,未來更將持續完成英國教育史的專書出版,也希望讓更多人反思台灣教育現況問題。

 

為了獎助與鼓勵國家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及持續提升學術表現,科技部每年皆選出45名年齡42歲以下的傑出年輕學者頒贈「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獎者除了獲得科技部頒發獎牌、30萬元獎金,亦可提出一件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研究計畫經費補助。

 

    刊載新聞媒體          若連結不到新聞刊載平台,敬請改以新聞標題搜尋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焦點傳媒

JWTnews新聞        

上傳日期:10810.7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嘉義市食安在嘉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