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小孩易怒怎麼辦? 認識侵擾性情緒失調症

 

 

小孩易怒怎麼辦? 認識侵擾性情緒失調症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小孩子動不動就易怒、生氣,家長該怎麼辦呢?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章秉純說明表示,兒童的情緒問題,近30年來已有相當多的專家學者投入其中,有關於兒童的「易怒」是否需要以醫療手段介入?及何種醫療手段對孩子是最有利的選擇的探討愈來愈多。

 

章秉純醫師指出,往往過去將孩子的情緒、易怒問題往成人的「躁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方向去理解及治療,也因如此,藥物的使用也如同成人躁鬱症之治療,傾向為多重藥物治療,但情感性疾患,特別是成人躁鬱症中的重要特色「片段式的病程」,卻往往不出現於孩子的易怒症狀中,因成人躁鬱症往往有很明顯的「發病」時間,但在躁期結束後,患者又會明顯換了一個人,這也就是「雙極性疾患」名稱中所說的現象;反觀兒童的易怒症狀,卻不具「片段式的病程」的特色,而病程往往是持續的,研究兒童情緒的學者認為兒童的易怒,可能與成人的易怒是截然不同的腦部狀況。

 

章秉純醫師說,易怒的兒童,腦影像學的研究發現他們的杏仁核、頂葉、枕葉與額葉在實驗中會出現異常活動,挫折期間後扣帶和頂葉皮質活動減少等,綜合近年關於兒童情緒的研究結果,誕生了一個全新的診斷「侵擾性情緒失調症」,而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的孩子看起來多以憤怒來表現,但孩子背後是憂鬱、不快樂的,在面對此類孩子時,盡量以關心代替責罰,家長自己盡量有耐心,成為一個能包容的「容器」,讓孩子一次次的憤怒,能在家長的包容「容器」之中漸漸平靜,孩子也會一次次學習到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章秉純醫師強調,為孩子施予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是一種非常溫和的藥物,但需要約二周穩定服用才有幫助,治療過程中也需規律服藥,才能有明顯的效果;若孩子診斷為「侵擾性情緒失調症」,表示日後有較高風險亦有憂鬱症之診斷,也較有醫療介入、持續追蹤之必要,但家長亦無須過度操心,目前「侵擾性情緒失調症」已有相當多具實證的研究結果,若配合醫師治療計畫,家長與醫師、孩子一同努力,這樣的情緒失調將能有效改善的機會。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若連結不到新聞刊載平台,敬請改以新聞標題搜尋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焦點傳媒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0811.25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嘉義市108年秋冬遊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