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林鐵主題式教學方案 跨域學習完整認識林鐵

 

林鐵主題式教學方案 跨域學習完整認識林鐵

〔記者吳玉芬/嘉義市報導〕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林業資產管理處為將阿里山林業鐵路暨文化透過教育永續傳承,委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未來親子學習平台,量身打造「阿里山林業鐵路主題式教學方案」,邀集嘉義縣市政府教育處攜手合作,從阿里山鐵路沿線學校出發,擇定兩年兩階段12所國小共同參與。冀教育潛移默化之效,讓孩子阿里山林業鐵路豐富與精彩的文化生態底蘊內化至孩童心中,落實林鐵深耕教育文化及永續經營之理念。

 

過去一年來,林鐵主題式教學進入了校園,以五、六年級為主,安排一週的學習課程,將阿里山林業鐵道與火車的歷史與特色,結合生活經驗,延伸語文、藝術與生活科技等跨領域知識,讓孩子從家鄉出發,認識阿里山林業鐵路背後的歷史、地理、人文、生態等多元內涵,親近與認同這條舉世矚目的登山鐵道,最後帶領學生設計、創作自己專屬的林鐵小火車,並辦理火車競速比賽,老師與孩子們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阿里山鐵道從日治時期開始行駛,登山鐵路獨有的行進方式與工法,同時帶動沿線小鎮的經濟發展,厚實了百年的文化底蘊,鐵道經過的20個車站,各有其獨特的故事,奮起湖便當亦是因而聞名,這些原本是長輩偶爾提及的片段式紀錄,透由統整的主題式課程設計,讓老師們在課堂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深入探索森林鐵道沿線的故事。

 

「林鐵主題式教學」自2020年起規劃執行,第一階段「GO GO GO! 林鐵小火車」已在嘉義市僑平及林森國小,嘉義縣圓崇、鹿滿、中和、十字及香林國小等沿線學校執行,課程中透過逗趣的教學指引,帶領孩子們認識阿里山林鐵的特殊技術,打開五感、用林鐵的聲音寫童詩,也利用林鐵火車的行進方式學習摩擦力原理,最後讓孩子實際動手做出心中的林鐵小火車,貼近生活的跨域學習,讓孩子們學得開心,更收穫滿滿;第二階段「藝起玩動畫:林鐵遊樂趣」則由嘉義市大同及港坪國小,嘉義縣水上、達邦及太平國小等接力,預計邀請專家入校教學,先聆聽林鐵的在地故事,再學配音、創作自己專屬的林鐵故事,最後挑戰林鐵主題動畫設計。顛覆傳統灌輸式教學,以生動活潑的課程,將林鐵知識內涵引入校園,將文化永續傳承到沿線12所小學師生、居民的生活記憶中。

 

「林鐵主題式教學」第一階段「GO GO GO! 林鐵小火車」課程圓滿落幕,26日下午於嘉義製材所手編教室,舉辦成果發表會,活動由以「阿里山林業鐵路」、「文化資產」、「歷史傳承」及「教育扎根」四節主題車廂,象徵「林鐵教育列車」啟動出發,並由學校學童代表將所屬學校一一標示,意含林鐵歷史與文化永續傳承,此外,活動現場還特別展示了小朋友們精心製作的林鐵小火車、藝術創作及語文作品等,由師生就林鐵主題式教學與作品進行導覽及經驗分享,期盼阿里山林鐵主題式教學未來能持續推廣、擴散教學能量,傳承林鐵文化內涵。

 

林鐵及文資處黃妙修處長表示,阿里山林業鐵路擁有多元的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阿里山林鐵主題式課程沿著森林鐵道的學校出發,連結森林生態、火車製作、鐵軌設計等,孩子與老師們在課堂上找回在歷史洪流中逐漸被遺忘的記憶,相信這些文化傳承,會成為孩子們未來創造的養分,讓嘉義縣市的小朋友們、到每一位居民、甚至到全台灣民眾,共創阿里山林業鐵路下一個百年。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民時新聞網

焦點時報

焦點傳媒
真相傳媒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0.3.26

本報導以焦點時報焦點傳媒為主媒,新聞內容另外送至PChome新聞1PChome新聞2Hi Net新聞1Hi Net新聞2新浪新聞1新浪新聞2嘀嘀看1嘀嘀看2蕃薯藤台灣大哥大LIFE1LIFE2等新聞平台,由各新聞平台擇選刋登,上述新聞網站,請自行搜尋、查閱,謝謝!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