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建置人工濕地淨化水質 大溪厝營造水岸環境景觀

 

建置人工濕地淨化水質 大溪厝營造水岸環境景觀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市埤麻腳排水流域受聚落生活污水、農業迴歸水等影響,導致水體惡化且時有臭味散發之問題,經地方人士建議,建置人工濕地淨化水質並可營造景觀,環保局積極爭取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計畫,為地方爭取經費6,000萬元執行「嘉義市埤麻腳排水水質改善暨水岸環境再造工程」,並於4/11日辦理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舉行啟用典禮。

 

典禮由嘉義市長黃敏惠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蔡鴻德、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簡任工程司林宏仁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嘉義分處主任王志誠等人揭幕啟用,並在環保署及鄉親見證下,黃敏惠市長代表嘉義市政府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國立嘉義大學、南華大學及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等跨領域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深化夥伴關係並共同推動該園區成為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基地。

 

嘉義市環境保護局表示,「嘉義市埤麻腳排水水質改善暨水岸環境再造工程」以自然淨化工法現地改善水質,減少對於朴子溪流域的污染,兼可涵養生態、提供環境教育與營造親水環境,設有一座日處理量3,000公噸之地下式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槽,利用水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分解水中污染物,生活污水經處理後可削減水中生化需氧量66.1%、懸浮固體79%及氨氮85%,自然淨化工法有別於傳統污水處理廠利用混凝沉澱的方式,過程不需添加藥劑,對環境極為友善。

 

嘉義市長黃敏惠指出,水環境教育園區原本是大溪里紫微宮旁一處荒地,透過水環境改善計畫核定之水質改善暨水岸環境再造工程,園區占地0.65公頃,設置地下式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槽等處理設施,改善水質解決汙水異味問題,此外,園區內設有籃球、羽球及網球場等運動設施,還有兒童遊具、環境教育教室、人工濕地及賞鳥亭,是嘉義市第一座兼具水質淨化、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之多功能場域,而YouBike已經在大溪里設站了,歡迎大家來大溪厝遊玩,同時呼籲大家來體驗最自然的生態環境,不要隨意的放生任何魚類等動物,珍惜環境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城市。

 

環境保護局說明強調,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城市是市府的施政願景,利用自然淨化工法改善水質,發展具有在地人文歷史特性、水質淨化及生態營造之環境體驗教學,促使民眾增進環境認知、倫理與責任,進而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城市,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及永續城市的發展工作,盼未來成為嘉義市推動環境教育暨永續社區發展中心。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民時新聞網

傳媒

焦點時報

嘀嘀看1

Hi Net新聞1 蕃新聞1 台灣大哥大1 LIFE新聞網1

嘀嘀看2

Hi Net新聞2 蕃新聞2 台灣大哥大2 LIFE新聞網2

嘀嘀看3

Hi Net新聞3 蕃新聞3 台灣大哥大3 LIFE新聞網3

PChome新聞1

Hi Net新聞4 蕃新聞4 台灣大哥大4 LIFE新聞網4

PChome新聞2

新浪新聞1 奥丁丁1 News586 LINE Today

PChome新聞3

新浪新聞2 奥丁丁2 JWTnews新聞 觀傳媒
Facebook臉書 新浪新聞3      

上傳日期:111.4.11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