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體驗見證歷史活動空間 舊市公所將修復成嘉義市新亮點

 

體驗見證歷史活動空間 舊市公所將修復成嘉義市新亮點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陪伴市民走過70個寒暑的舊嘉義市公所,見證了嘉義市恢復省轄市的歷史行政沿革,也承載了市民的共同城市歷史記憶,於105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後,今將透過修復,工程將於2/21日開工,工期540個日曆天,預計在113年底前完工,工程總經費1.9億元,市府採一次發包自111年起分3年編列預算辦理,市府也於2/20日於該地舉行開工祈福典禮,修復後的舊嘉義市公所將委外招商活化再利用,提供市民體驗見證歷史的活動空間,也將成為嘉義市的新亮點。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舊嘉義市公所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一、二樓將透過對外招商營運活化利用,而三樓將規劃為嘉義市創新設計中心,將設計思維導入城市治理,並帶領所有走訪這座城市的人了解歷史、展望未來,感謝所有文史工作者、市議會及市民對舊市公所的關注,市府團隊將注重工程品質及施工安全,讓工程如期如質完成,今將透過修復,梳理文化歷史再展風華,打造舊嘉義市公所成為城市新亮點,繼續發光。

 

出席開工祈福的王美惠立委指出,中央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的保存,近五年來,中央對於嘉義市的補助「私有老建築補助計畫」就通過了12件申請,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也都有受到文資局的經費挹注,她在中央長期支持及爭取,舊歷史建物的修復與保存經費,今天參與嘉義市公所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更是意義非凡;嘉義市是歷史古都,除了許多代表性的歷史建物,無形的文化資產都是嘉義百年故事的一環,未來還會持續爭取補助,推動保存家鄉的各項具有歷史意義的事物。

 

嘉義市政府財政稅務局說明表示,舊市公所從嘉義市公所到嘉義市政府,從嘉義市民代表會到嘉義市議會,建築本體歷經多次增建,更守護市民挺過9211022大地震,直至8687年間因組織編制擴大,嘉義市政府辦公地點搬遷至中山路,嘉義市議會並搬遷至北港路新建市議會大樓後才功成身退,嗣經兩次審議後於1051110日公告登錄指定舊嘉義市公所為歷史建築。

 

市府財稅局強調,修復再利用的工程將著重於串連歷史與未來、整合市民空間與都市政策在活化空間中,並以細膩建築工法重現歷史、點亮建築,帶動人文觀光,未來三樓設計中心將汰換鐵皮屋架為木質屋架,突顯嘉義木都元素;此外,將改善建築因年久而漏雨問題,並於建築西側及北則增建無障礙電梯、廁所,便利全民、全齡使用,內外串聯建築與戶外腹地之綠意文化環,形成連續的開放都市空間。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嘉義市歷史建築 舊嘉義市公所將修復再利用

舊嘉義市公所修復開工 梳理文化歷史再展風華

陪市民走過70年歷史建築 舊嘉義市公所將修復再利用

體驗見證歷史活動空間 舊市公所將修復成嘉義市新亮點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傳媒

焦點時報

奥丁丁1 Hi Net新聞1 蕃新聞1 台灣大哥大1 LIFE新聞網1
奥丁丁2 Hi Net新聞2 蕃新聞2 台灣大哥大2 LIFE新聞網2
奥丁丁3 Hi Net新聞3 蕃新聞3 台灣大哥大3 LIFE新聞網3
奥丁丁4 Hi Net新聞4 蕃新聞4 台灣大哥大4 LIFE新聞網4
觀傳媒 News586

PChome新聞1

PChome新聞2

PChome新聞3

LINE Today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獨家報導  

上傳日期:112.2.20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