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麻雀麻雀飛特展 提醒保護臺灣本土鳥類的迫切性

 

麻雀麻雀飛特展 提醒保護臺灣本土鳥類的迫切性

〔記者陳允得/嘉義縣報導〕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自8 / 19日至10/22日辦理「麻雀麻雀飛特展」,邀請嘉義縣藝術家蔡咅璟,藉由藝術工作坊帶領 28 位,從7 歲到 74 歲的學員共同創作《田間的夢》的樹麻雀聲音裝置作品,提醒人們生態多樣性、重要性和保護臺灣本土鳥類的迫切性,思考人與自然動物的共生關係,為臺灣的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該展覽以《山麻雀之歌》和《田間的夢》作品呈現,探討臺灣山麻雀和樹麻雀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中的關係,臺灣樹麻雀,曾經是田間最常見的鳥類之一,但近年來其數量卻急劇減少,期望透過展覽作為。

 

蔡咅璟獲得 2022 年高雄獎首獎肯定,長期以錄像和裝置藝術為主要媒材,關注於生物學相關的研究脈絡,思考當代社會的價值體系並進行轉換,更透過共創工作坊帶領跨世代的學員,共同思考農村生態的保育與觀察,以立體造型的塑造,除了麻雀的形體觀察創作外,透過劇本的書寫,成為聲音裝置的腳本,學員們更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獨一無二的麻雀裝置。

 

藝術家蔡咅璟表示,這一系列的發想來自於我從小就喜歡動物,喜歡瞭解動物相關的知識,而也常常藉由這些動物的知識獲得啓發,每當打開電視觀看這些動物們的紀錄片時,常常在想對這些遙遠的動物的意義,據說每年有上千物種被生物學家發現,卻也有上千物種尚未被發現就消失了,而人跟動物彼此的關係又是什麼?基於這樣的出發點試圖透過迴異於科學的方式,在生物學的檔案脈絡中梳理出一條素人式的生物學研究,藉此重新理解人與動物之間的關

係。

 

新港文教基金會陳政鴻董事長指出,藉此展覽讓大家更瞭解樹麻雀保育,學員們的作品充滿創意和對麻雀的想像,每隻麻雀都有其獨特特質,有練二頭肌的麻雀、有戴頂大帽子的麻雀、帶著神奇寶貝的麻雀;每隻麻雀也展示了不同形式的聲音裝置,每一組的麻雀都有屬於自己劇本對話。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傳媒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台灣大哥大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天天上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2.8.20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