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解碼關係心理學 探討親密關係之奧秘

 

解碼關係心理學 探討親密關係之奧秘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市致力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城市願景,積極建立各種關懷管道,佈建多樣資源,嘉義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0/27日於嘉義市政府演講廳舉辦「心事誰人懂?談關係心理學」名人講座,邀請國內知名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演講,此次講座目的是推廣健康的互動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個體獨立性,同時鼓勵大家實踐陪伴和積極共融的關係。

 

鄧惠文醫師在演講中表示,人生是一個持續認知和理解自我的過程,我們可以從打開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和親密關係人之間正向關係的成長,大家可以嘗試網路上提供的許多免費的關係評測工具,但無論使用甚麼類型的工具測評,都可以將測評結果做為自我探索的參考,在了解自己與重要親人的依附關係後,再進行適當的調整,重要的是,人跟人交往的時候,必須要保留一道適當的界線,才能共同朝著更安全的依附關係靠近。

 

依據董氏基金會2022年針對全台國高中職生進行「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調查報告,指出青少年對人際關係「不滿意」者,經常感到壓力,且「有明顯憂鬱情緒,需主動尋求協助」的比例高於對人際關係感到「滿意」者。另外,與父母親關係為「親密」的青少年,感到快樂的比例高出關係「不親密」者近2倍。另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婦女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終身盛行率有19%,即每5名女性就有1位,曾遭受親密伴侶暴力對待,近年來男性被害人、未滿30歲年輕族群,以及同性伴侶這三大族群,求助狀況亦逐年增加,顯示對於健康的人際關係的追求,已是不分族群和年齡的重要議題。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指出,每個人都應該重新檢視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關係,不同的自我概念會造就不一樣的依附關係,若成為過度擔心人際關係、太在意別人情緒的人,會導致無法分辨這些情緒的來源是自己還是他人,很容易發展成焦慮型的依附關係,動不動就想為他人的情緒負責,甚至會干涉他人處理情緒的方式,因而造成困擾,廖局長鼓勵大家善用政府和民間的專業資源與開口求助。

 

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陳怡靜科長強調,嘉義市民每年都有4次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希望有心理議題的市民朋友可多加利用衛生局免費心理諮商服務。今年衛福部提供15-30歲年輕族群心理諮商方案,市府也有提供完整的員工協助方案,供員工運用,未來嘉義市會持續舉辦更多元且不同議題的講座及活動,創造健康心生活,讓市民朋友安心在嘉;別外,10/29日還有一場實體體驗活動,邀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分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的教養和策略,活動自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截止,更多相關活動資訊可上相關資訊公告於嘉義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粉絲專頁,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報名。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解碼關係心理學 探討親密關係之奧秘

心事誰人懂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談關係心理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News586

LINE Today

天天上新聞 LIFE新聞網1 台灣大哥大1 蕃新聞1 奥丁丁1
JWTnews新聞 LIFE新聞網2 台灣大哥大2 蕃新聞2

奥丁丁2

Yahoo雅虎新聞

觀傳媒

獨家報導 PChome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2.10.27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