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建構失智照護服務網絡凝聚力 打造安心回嘉友善生活圈

 

建構失智照護服務網絡凝聚力 打造安心回嘉友善生活圈

〔記者呂明鴻/嘉義市報導〕嘉義市以興業西路商圈周邊為典範,打造安心回嘉失智友善生活圈,今(10)日下午於興嘉公園舉行成果發表記者會,由嘉義市政府林瑞彥副市長及多位議員、里長到場見證,今年以失智據點「星嘉活憶坊」為起點,延伸到興業西路、新民路口,涵蓋興嘉公園,該地區人口稠密且為密集的商業區,並於今年完成人行道拓寬工程,是失智者及家屬經常活動的區域,成為今年度優先打造安心回嘉友善生活圈的重點區域。

 

台灣失智人口推估已逾32萬人,65歲以上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依衛生福利部委託調查全國失智症盛行率結果,九成以上的失智者都住在家中,如何讓失智者能安心在原來生活的社區中,能自在的外出購物、用餐、看診、社交,讓家屬能安心上班或照顧家庭,提供失智者較強的生活與社交功能來延緩退化,以提升生活品質及降低照顧成本是當務之急。

 

嘉義市以興業西路商圈周邊為典範,打造安心回嘉失智友善生活圈,今年以失智據點「星嘉活憶坊」為起點,延伸到興業西路、新民路口,涵蓋興嘉公園,該地區人口稠密且為密集的商業區,並於今年完成人行道拓寬工程,是失智者及家屬經常活動的區域,成為今年度優先打造安心回嘉友善生活圈的重點區域。

 

嘉義市政府林瑞彥副市長表示,隨著失智人口攀升,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周遭,都有機會遇見失智者,因此認識失智症應成為全民教育,除了破除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更要發展「失智友善社區」,讓鄰里成為共同照顧的力量。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嘉義市於108年即承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全國試辦10處失智友善社區計畫之一,衛生局委託嘉義基督教醫院失智症整合中心,以北門驛及檜意森活村作為城市型示範社區營造點,協助周邊的商家改善環境,成為友善失智者的好去處;109年選定鄉村風貌的大溪里營造第二個示範點,讓失智者漫步在花草巷弄間也很安心,110-111年運用上述模式持續推動於過溝里及中庄里,分年度規劃不同策略盤點失智社區資源,5年來已整合公部門、連鎖賣場、社區巡守隊、警察局、地檢署、地方法院、社區藥局等單位連結成「失智症法務防護網」,累計召募超過350家友善組織,逾7500名失智友善天使,一點一滴累積,串聯失智友善網絡,從「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參與及友善環境」四塊拼圖,逐漸拼出嘉義市失智友善社區的藍圖。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指出,過去普遍對失智症不了解或誤稱為「老番顛」,可能有長者未就醫確診治療的潛在風險,因此相關單位努力不懈地舉辦講座及活動讓市民認識失智症、讓失智者及家屬有機會參與,同時也號召更多有意願投入協助的公司企業等單位及個人成為友善組織及天使,建構失智照護服務網絡凝聚力,讓網絡緊密相連不漏接每一位可能失智者,衛生局歡迎更多的社區一起營造失智友善社區,打造安心的友善生活圈。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News586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台灣大哥大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2.11.10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