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早上曬太陽30-60分鐘 可改善季節型憂鬱症

 

早上曬太陽30-60分鐘 可改善季節型憂鬱症

〔記者呂明鴻/嘉義市報導〕季節變化,在天氣轉冷之際,低溫、陰雨、寒風颼颼,讓人的情緒似乎感到特別陰鬱敏感、起伏波動大,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盧偉信醫師指出,從去年年底天氣明顯轉冷開始,因情緒疾患發作到院求診的患者明顯較多,大約上升一至兩成,發現許多患者反應生活上沒有遭遇特定壓力,但一到冬天、氣溫低時、年節期間心情就莫名地容易低潮、負面、凡事提不起勁的狀況增加,建議除藥物配合治療外,有機會就多接觸陽光及做有氧運動。

 

一位憂鬱症患者的李小姐,經治療後恢復情況佳,已穩定近一年,但從一個多月前開始,常感到莫名的低潮心傷,負面念頭反覆停不下來,精神不佳,連早上要起床都很困難,甚至會有恐慌感,於是至嘉基精神科就診,經醫師問診後發現近期並沒有新的壓力事件,但回顧過去病史發現李小姐在秋冬季節都較特別容易心情憂鬱、焦慮,經過藥物調整,因為有些副作用,於是經與醫師討論後,進行一個療程的TMS經顱磁刺激治療,也在醫師的指導下調整生活作息,心情低落狀況明顯降低,活動量也能逐漸增加,身心都回到原本生活的軌道上。

 

盧醫師提醒,冬季的確是憂鬱症的好發季節,特定族群甚至會固定在冬季憂鬱症發作,稱為季節型憂鬱症,冬天發作的季節型憂鬱患者較常出現非典型的憂鬱症狀,例如食慾增加、睡眠過多,也較常見於女性、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人,季節型憂鬱的病因可能跟日照時間有關,冬天陽光時間較短,會影響到人體內部的生理時鐘,進而干擾褪黑激素的代謝、血清素的功能,特別是先天視網膜對於光刺激敏感、或是帶有特定潛在基因者更易受影響,緯度越高的國家,冬季憂鬱的比率也越高。

 

對於情緒容易受季節影響的民眾,可以多留意自己接觸陽光的時間,盧醫師表示,早上曬太陽的效果最好,特別是憂鬱症患者最好能在清晨八點前的時段接觸陽光3060分鐘,如同時走路或是做有氧運動更佳,萬一清晨的時間有困難,仍應盡量在下午兩點以前接觸陽光,對生理時鐘較有正向的調節作用,特定藥物已經證實能治療或預防季節型憂鬱症,而如對藥物效果不佳或有副作用,則可考慮非藥物療法,如TMS經顱磁刺激術、或心理治療等等,適當治療憂鬱症才能避免生活功能、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甚至自殺的風險。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焦點時報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天天上新聞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台灣大哥大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3.1.17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