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民俗體育競技 鞦韆節全台獨嘉開賽

 

民俗體育競技 鞦韆節全台獨嘉開賽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列為嘉義巿無形文化資產的嘉義巿鞦韆節於4/7日登場,這項傳承超過200年的下路頭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高空盪鞦韆,是嘉義巿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民俗活動,源自清朝,是先民感念玄天上帝保佑消除瘟疫、酬謝神恩的儀式,而後嘉義巿結合觀光,打造為「北天燈、中鞦韆、南蜂炮」的地方代表性宗教文化節慶,進而推向國際舞台。

 

下路頭鞦韆賽會的嘉義市鞦韆節已傳承200多年,起源自清朝先民來臺開墾時期,嘉義市湖子內下路頭地區(現為光路里)瘟疫氾濫,村民祈求玄天上帝保佑,瘟疫果真消除,此後每逢閏年玄天上帝誕辰(農曆36日)舉辦酬神祭典,民國97年,市府為發展地方觀光,經廟方擲筊獲玄天上帝同意,改為每年辦理,嘉義市鞦韆節已於2008年經市政府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高空盪鞦韆過程驚險刺激,比體力也比膽識,是一項具優良傳統的體育競技。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下路頭玄天上帝廟盪鞦韆這項活動,目前已被登錄為嘉義市「民俗」類文化資產,期待這項與北天燈、南蜂炮一樣,具文化特色與祈福意義的嘉義市高空盪鞦韆能繼續發揚,讓更多人看見嘉義市文化與傳承的力量,也希望玄天上帝護祐國泰民安,祈願受災地區能早日恢復,人民的心靈能有所撫慰。

 

出席盛會的立委王美惠說,嘉義市的高空盪鞦韆活動已經有超過200年歷史,是嘉義市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舉辦鞦韆節,一方面是為玄天上帝祝壽,另一方面也要祈求上天保佑台灣平安;上個星期4月3日花蓮發生大地震造成了災情,這次高空鞦韆在賽前,除了保活動順利圓滿,也祈望災區能儘速恢復正常的生活,相信全民團結齊心,一定可以渡過這個難關。

 

市府民政處長林家緯指出,每年嘉義市鞦韆節的活動,遵照古法所搭設的竹製競技鞦韆架高12公尺,使用藤蔓捆紮、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與螺絲,竹子也是專業團隊從山裡仔細挑選、經過特殊工藝製作,代代相傳。市府也透過文化局、觀光新聞處等單位,紀錄並製播「鞦韆節由來」及「鞦韆架架設技法」等節目,讓教育的意義更加彰顯,因此,嘉義市鞦韆節除了是民俗活動、也是一項體育競技,更具有文化傳承和教育的意義。

 

今年度的嘉義市鞦韆節比賽,共計有36名選手參賽,單人組依年齡區分為25歲以下少年組、26-45歲的青年組、46-65歲的中年組等3組競技;雙人組則分為18-35歲的青年組、36-65歲的中年組;現場除了在鞦韆上高空競技之外,亦有各局處的宣導攤位、社區市集及各學校、社區發展協會與社區大學的精彩表演。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民俗體育競技 鞦韆節全台獨嘉開賽

比膽識也比體力 嘉義市鞦韆節看誰盪最高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News586

LINE Today

天天上新聞 LIFE新聞網1 台灣大哥大1 蕃新聞1 奥丁丁1
JWTnews新聞 LIFE新聞網2 台灣大哥大2 蕃新聞2

奥丁丁2

Yahoo雅虎新聞

觀傳媒

獨家報導 PChome新聞 享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3.4.7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