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全幅羅摩衍那繪染布展 故宮南院亞織新展登場

 

全幅羅摩衍那繪染布展 故宮南院亞織新展登場

〔記者吳玉芬/嘉義縣報導〕故宮南院「包羅萬象—院藏亞洲織品展」83日起新品登場,展出故宮院藏織品及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計50件文物;長度近670公分、描繪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故事的繪染布,首度且全幅展出;展覽將分兩檔展出,第1檔展期自即日起至113日止,第2檔自1116日至114216日;搭配展覽,113928日有策展人專廳導覽及講座。

 

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林宛萱表示,描繪《羅摩衍那》故事的禮儀繪染布展演了英雄羅摩的誕生、習藝、婚禮、放逐後的森林生活,以及為了拯救妻子踏上的冒險歷程,精彩的分鏡敘事,讓人有如觀看一場電影;本次焦點展櫃選展4件來自烏茲別克、以絲絨刺繡或伊卡技法織就的外袍,自由奔放的圖案與華麗吸睛的用色為其特色。「外袍」(khalat)是中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也是一種資產,男性會疊穿多層外袍,以展現自己的身家。

 

林宛萱說,傳統社會中,帽子像是「戴在頭上的名片」,從材質到形制,無不標誌了配戴者的族群、性別、身分或階級。「裝飾與辨識」單元中展出印尼及印度等16件院藏文物頭巾、木雕頭飾以及金屬絲、棕櫚和藤竹等編織帽,並自史前館商借包含銀盔等4件達悟族文物,以豐富呈現南島各民族在傳統儀典文化上的多姿多彩;蘭嶼不產銀礦,依學界研究,銀盔的材料來源推測是以打撈或交換取得的銀幣打製而成。

 

為今年「2024故宮亞洲藝術節–沖繩月」活動暖身,「婚慶盛裝」單元,由沖繩產業振興公社台北事務所、組踊道具・衣裳製作修理技術保存会,及デザインChaus等單位提供傳統服飾,沖繩傳統禮服脫胎自古代琉球士族的禮服,新郎身穿交領、右衽、衣袖寬大的單色禮服,頭戴稱作「帕」的冠帽,新娘則會紮起沖繩傳統髮髻,身披色彩繽紛的「紅型」風格外袍(紅型為沖繩傳統印染技法),造型華麗高雅並帶有明亮溫暖的海島風情。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News586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天天上新聞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3.8.3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