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行人路口事故不減反增 修法後仍需留意路口安全

 

行人路口事故不減反增 修法後仍需留意路口安全

〔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外國媒體CNN曾經在2022年製作的旅遊專題報導中,稱呼台灣的交通狀況為「行人地獄」,許多國家像是日本、澳洲、美國等國,也在台灣旅遊手冊上,特別提醒民眾留意台灣的交通狀況,美國國務院更指出,台灣有許多司機不懂的尊重行人路權,若台灣的道路安全不改善,很難吸引國外觀光客前來台灣旅遊。

 

雖然立法院在1124月,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強化「停讓」保護行人的管制措施,並加重相關罰則,但行人路口事故仍不斷上演;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副隊長連嘉仁表示,112年全國發生的30日死傷交通事故共有超過四十萬件,嘉義縣就發生了八千多件交通事故,其中有行人涉入的交通事故,全國總計近兩萬件,佔了總數約百分之二,而嘉義縣就發生了241件、死亡9人;在今年14月份,全國共發生接近十三萬起交通事故,其中近三千件是發生在嘉義,至於行人涉入交通事故的部分,全國有超過六千件,佔總件數快要百分之五,嘉義縣就有103件、死亡3人;連嘉仁指出,數據顯示,不管在全國行人涉入的交通事故,還是嘉義縣發生的案件數,依比例來看都呈現了增加的趨勢。

 

在交通事故案件數上升的趨勢之下,用路安全議題顯得格外重要,連嘉仁將路口安全議題分為兩個部分,針對用路人及駕駛人做提醒,當民眾遇到沒有設置行人專用道、人行道之路段,行人要靠「面向來車」的馬路側邊行走,行走時禁止並排, 連嘉仁特別呼籲民眾,切勿「隨意穿越馬路」,包含雙黃線、分隔島、護欄,他表示,許多民眾貪圖方便,違規穿越馬路,這不僅會給自身帶來危險,還會因為違法被開罰,得不償失。

 

除了上述的行人守則之外,如果民眾走在行人穿越道-斑馬線時,忽了略基本的注意事項,也會有一定的風險;連嘉仁說明指出,現代人習慣低頭滑手機,但滑手機過馬路不僅無法注意路況,甚至會因為行人穿越秒數不足釀成憾事,而許多年長者或身心障礙族群,因為過馬路所需時間較長,切記不要趕著過,可以等待下一個綠燈,或是先過一半,在分隔島休息、等待下一個綠燈,用二段式過馬路來降低風險,連嘉仁強調,日本的小學生在過馬路會將手舉高,讓駕駛人清楚看見車前狀況,台灣的行人也可以效法,用打招呼的方式代替舉手,展現出台灣最濃厚的熱情和人情味,同時也兼顧用路人的安全。

 

路口事故的發生不全是行人的過錯,汽機車駕駛人也該留意車前狀況,連嘉仁呼籲,汽車駕駛人在轉彎處可以養成「頭往前看」的習慣,閃避擋風玻璃兩側的 A 柱死角,他也提醒所有駕駛人,遵守「停讓行人」這個舉動,不只能減少事故發生率,更不用因為違規行為受罰,自內政部警政署全面實施路口未禮讓行人執法後,違規民眾荷包大失血,若駕駛人在路口未禮讓行人,慢車可處新台幣3001200元罰鍰,一般車輛則是12006000元罰鍰;若未禮讓行人且發生事故致人受傷,則會處以新台幣720036000元罰鍰並吊扣駕照一年;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亦提醒民眾,出門在外千萬要注意交通安全,多一分注意便少一分危險,遇到路口時,平安通過才是唯一正解。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欲洗刷行人地獄之名 交通事故卻呈現增加趨勢

路口未禮讓行人執法後 行人路口事故不減反增

強化保護行人管制措施 行人路口事故仍不斷上演

行人路口事故不減反增 修法後仍需留意路口安全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時報

傳媒 News586

媒事看新聞1

PChome新聞1

LIFE新聞網1 奥丁丁1 蕃新聞1
媒事看新聞2

PChome新聞2

LIFE新聞網2 奥丁丁2 蕃新聞2
媒事看新聞3

PChome新聞3

LIFE新聞網3 奥丁丁3 蕃新聞3
Yahoo雅虎新聞 LINE Today LIFE新聞網4 奥丁丁4 蕃新聞4
天天上新聞1 天天上新聞2 天天上新聞3 觀傳媒 獨家報導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yes是新聞網    

上傳日期:113.8.6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