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守護臺灣黑熊 鄒族獵人協會獲頒黑熊生態給付獎勵金

 

守護臺灣黑熊 鄒族獵人協會獲頒黑熊生態給付獎勵金

〔記者呂明鴻/嘉義縣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輔導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執行113年度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於黑熊潛在棲地進行巡護及監測,鄒族獵人協會獵人湯志卿於5月份兩度在新高口巡守區域拍攝到黑熊,6月份更拍攝到小熊的畫面,顯示該區域黑熊族群非常活躍,為鼓勵參與巡護的部落社區進行棲地監測,嘉義分署依據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在827日頒發5萬元棲地監測獎勵金給協會獵人。

 

為增進部落社區對臺灣黑熊的認識並投入在地黑熊保育工作,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自112年開始,於黑熊分布熱點區域推行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內容包括巡護監測及入侵自主通報,提供黑熊入侵通報獎勵及宣導部落黑熊誤補無罪,鼓勵在地民眾參與黑熊保護。

 

巡護監測的部分由社區部落組織成立巡守隊,每月協助巡守黑熊潛在棲地,進行違法獵具通報及宣傳使用改良式獵具等工作,參與巡守的部落社區,配合紅外線自動相機的架設,於巡守範圍內拍攝到黑熊影像,每次發給至高5萬元獎勵金,每年以3次為限,部落社區所拍攝的黑熊影像,除可提供黑熊族群數量分布、生態習性監測資訊,透過「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提供「生態薪水」給協助維護瀕危物種棲地的居民,以降低人獸衝突、共享保育成果。

 

除了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生態服務給付巡守拍攝到黑熊,嘉義分署亦委託生態公司於阿里山至塔塔加地區架設40台相機進行黑熊族群監測,其中有20台拍攝到臺灣黑熊,監測到的黑熊活動以日間為主,出現地點大多遠離部落社區與遊憩區,但少數個體相當接近臺18線,除了黑熊分布外,相機影像也提供許多個體及族群生態訊息,諸如壯碩健康的大公熊、發情中的母熊、帶著2隻幼熊的母熊,以及挖掘樹洞中無螫蜂巢取食蜂蜜的珍貴影像紀錄。

 

臺灣黑熊是瀕危的珍貴野生動物,依嘉義分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年少數黑熊個體有稍微靠近山區村落及遊客活動區域情形,為尋求瀕危黑熊保育及山村安寧,減緩人熊衝突,嘉義分署鼓勵山區部落及村落居民參與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藉由黑熊目擊與痕跡的即時通報、每月定期巡守周遭山林、若有黑熊接近村落農墾區,配合暫時移除飼料、妥善處理廚餘等吸引源,達到與黑熊和平共存的境界,並且宣導一般民眾在行車、健行過程中,與黑熊等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落實無痕山林原則,共同創造與熊共存的里山森林。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傳媒 奥丁丁
JWTnews新聞

PChome新聞

天天上新聞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3.8.28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