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防「皮蛇」纏身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是最好選擇

 

預防「皮蛇」纏身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是最好選擇

〔記者陳允得/嘉義市報導〕一名58歲的邱女士,因後腰部位疼痛多天並伴隨著灼燒感,至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就醫。經家醫科醫師蒲柏瑞診斷,邱女士後腰半邊局部神經痛且皮膚有水泡,應為帶狀皰疹感染,幸好及早就醫,經抗毒藥物治療並休息安養後,已經康復,而及早治療效果愈佳,也可減少皰疹後神經病等後遺症的發生率。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蒲柏瑞表示,醫學名稱為「帶狀皰疹」,就是臺灣大家熟知的「皮蛇」或「飛蛇」;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而50歲以上的患者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比率約為28%,越高齡者出現皰疹後神經痛機率越高。而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皰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

 

蒲醫師說明到,帶狀皰疹特徵為沿著皮膚感覺神經分布,出現單側、疼痛、水泡性的皮疹,但在皰疹出現前數天就可能有灼熱、感覺異常,輕微發燒、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數天至數星期內會在發紅之表皮上長出內容物清澈之水泡;神經痛的感覺常被描述為具燒灼感、刺痛、麻痛等,情況嚴重時,連衣服摩擦到皮膚都會感到異常疼痛,若覺得自己有皮膚灼熱、感覺異常的前驅症狀,不要掉以輕心,若出現半邊神經痛和小水泡的皮疹,一定要及早就醫治療,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冬天日夜溫差大,老年人抵抗力差更易引發「皮蛇」纏身,照顧者要特別注意。

 

蒲柏瑞醫師說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議Shingrix帶狀皰疹疫苗接種對象為50歲以上的成人,及18歲以上有免疫、代謝、血液性疾病、HIV感染者及罹患惡性腫瘤等高風險族群;此外感染過帶狀皰疹的人,未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建議可在感染半年後施打疫苗;不適合接種族群為對疫苗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發燒中、懷孕或哺乳期婦女。另外,根據適當的年齡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也能有效預防帶狀皰疹的產生;蒲醫師提醒,對於帶狀皰疹止痛藥或施打疫苗有任何疑問,可至嘉榮家醫部門診向醫師尋求專業諮詢,建議民眾經由適當的運動、規律的生活以及飲食均衡來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亦是預防皰疹發生的良方。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傳媒 奥丁丁
JWTnews新聞

PChome新聞

天天上新聞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3.10.20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