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促進台泰交流 23位泰國學生來南華交流學習

 

促進台泰交流 23位泰國學生來南華交流學習

〔記者陳允得/嘉義縣報導〕教育部自2015年開始啟動「優秀外國青年來臺蹲點計畫」(簡稱TEEP),成功吸引來自全球的青年來臺瞭解高等教育及職場生活體驗。南華大學多年來透過通識中心課程與USR計畫,帶領學生深入泰國展開社會實踐課程,並與當地大學進行合作,建立友好關係。今(2024)10月,該校特別邀請泰國清邁皇家理工大學(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帕瑤大學(University of Phayao)以及清邁皇家大學(Chiang Mai Rajabhat University)等三所學校學生來臺學習交流,此行共有23位大學生於1025日至1123日期間參與社區場域實踐計畫,同時也促進臺泰學生的文化交流。

 

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俊宏主任表示,此次邀請泰國三所友校學生來台交流學習,特別規劃豐富多元的各式課程,並以在地慢食及文化慢遊為起點,至嘉義大林、竹崎及雲林古坑等地展開共學,讓社區夥伴與泰國學生進行各式主題的學習與交流,泰國學生對臺灣多元化的生活及生活美學,充滿好奇與學習興趣。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呂明哲指出,此次透過申請TEEP計畫的機會,讓之前至泰國清邁地區學習的南華學生,有機會成為泰國學生的好朋友及學伴,除了讓兩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文化差異外,在社區實驗的課程也導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概念。在特殊設計的訓練課程中,培養創意思維,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及教育的議題。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指出,USR計畫辦公室為此次交流安排豐富多元的課程,包含由傳播學系副教授王慧蘭帶領學生走讀嘉義大林鎮的義和社區,在秋收的稻田中認識大林之美,也和當地社區民眾共享割稻飯及薄荷雞等農村特色料理。來自皇家理工大學的Sirathee Boontha說,這是他吃過最美味的米飯,和泰國的香米及糯米飯不同,臺灣的飯香及綠色田野,將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南華大學USR計畫總辦公室執行長葉月嬌表示,以嘉義大林「慢城」做為外國學生來台蹲點是最好的選擇。這裡的諸羅樹蛙是社區發展農業生態旅遊的典範,而泰北地區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也面對燒稻草引發的空汙問題,另外,農村老化及人口外流也讓當地政府開始規劃「學習型城市(Learning City)」的政策,此次TEEP計畫也能激發學生對兩地的環境保護問題,有更多的討論。

 

泰國學生來臺期間正巧遇到強颱康芮及此起彼落的地震,該校工作人員非常盡心盡力為學員們準備防颱物資及各項防颱準備,讓泰國學生備感窩心,同時也深刻瞭解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學生林婉渝說,去(2023)年暑假在林俊宏主任帶領下至泰國移地學習收穫頗多,並且很高興此次有機會接待蒞校交流的泰國學生,相信在活動中不僅能讓臺泰學生開拓國際視野,也能讓彼此有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News586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天天上新聞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3.11.18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