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大師鄧泰山將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奏。 |
(記者郭政隆/嘉縣報導)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邀請第10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鋼琴大師鄧泰山,將於7/31日晚上7:30分,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奏,讓嘉義民眾在炎炎夏日中,享受華麗浪漫的夜晚。
紐約時代雜誌曾讚美鄧泰山的演奏「令人激動」,波蘭競選公報更表示他是今年「蕭邦200年誕辰紀念音樂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鋼琴家」。新加坡交響樂團快訊認為鄧泰山「是蕭邦音樂最完美的詮釋者,完全了解音樂的心與靈魂,音符與力度富有變化,時而柔順如絲,純淨有如清晨的露水。」橘郡紀事報報導鄧泰山「是一位敏感而有品味的音樂家,雖然擁有大賽冠軍的技巧,卻從不賣弄,他的音樂表現專注在音樂的本身,而非自我形象強化。」
鄧泰山雖然於蕭邦鋼琴大賽中一鳴驚人,得獎前習琴的過程卻與許多明星音樂家不同,是一段具傳奇性的故事。出生於越南的鄧泰山由母親啟蒙,幼時為了躲避越戰戰火,於防空洞之中利用僅有的一架殘破鋼琴練習,1974年被知名俄國鋼琴家Isaac
Katz於越南巡演時發掘,推薦前往莫斯科音樂院就讀,受教於Vladimir
Natanson及Dmitry Bashkirov,僅三年的時間,便成為一匹黑馬,擊敗當時得獎呼聲極高的鋼琴家波哥雷里奇,於1980年第10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獲得第一名首獎、馬厝卡特別獎及波蘭舞曲特別獎。曾有音樂月刊評論他得獎的原因在於與眾不同的特殊觸鍵:「他即使彈一個最弱音,在音樂廳的每個角落都是一樣的。」
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每五年舉辦一次,以2010年第16屆比賽為例,過程分為資格審查、初賽、複賽、決賽、準決賽及總決賽六階段,評分方式嚴謹,被譽為世界上最權威的鋼琴比賽之一。由於比賽中只比蕭邦的鋼琴曲,大家所選的樂曲重複性高,想得到首獎只能靠實力,無法單憑運氣。蕭邦鋼琴大賽秉持著寧缺勿濫的精神,從1927年第一屆比賽至今僅僅產生了13位首獎鋼琴家,而鄧泰山即是其中的一位。
鄧泰山獲得蕭邦鋼琴大賽的首獎之後,仍回到莫斯科音樂院繼續磨練鋼琴技巧,約七年後才展開職業鋼琴演奏生涯,先後造訪超過40多個國家,於各地知名的音樂廳登台演出,並與許多世界級樂團,如BBC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