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WT地方新聞 |
|
上傳日期:99.8.3
新聞總覽
(回首頁) |
【記者郭姿恬/嘉縣報導】台北市政府舉辦花博預算規模至今已高達120餘億元,其中中央補助預算占了近40億元,尤其農糧署今年一出手就是10億元,嘉義縣申請的農產品共同品牌200萬元經費卻是「嘸消嘸息」。嘉義縣長張花冠2日感嘆中央長期對弱勢農業和農產品的漠視,以花博為例,真的是「花博用半冬,嘉義縣呷好幾冬」。
張花冠指出,台灣花卉產業集中在南投、彰化、嘉義和台南4縣市,花博地點應選擇在產業集中的地方,才能發揮群聚效應和產業升級目的,花博在台北,不但和土地沒有共生關係,也搞亂台灣產業政策的配置。
張花冠說,雲嘉是台灣的米倉,在工商業發展時代定位在農業生產,讓都市發展沒有後顧之憂,對台灣整體經濟有莫大貢獻,但是,5都崛起之後,農業縣更加邊緣化,政府並未提出扶植弱勢農業與協助農業升級的具體政策,中央長期對農業發展的不重視,令人感概。
花博11月起在台北展出6個月,嘉義縣參展佈展要付費2300萬元買門票,以嘉義縣的財政根本籌不出經費。張花冠形容這是大富人家請客吃魚翅、鮑魚,窮苦人家受邀還得出錢。
尤其負責扶助農業的農業署一出手就是10億元大禮,已嚴重排擠對農業縣資源的分配,張花冠不禁要問:「農糧署為何不補助嘉義縣2300萬元的參展費用?」
張花冠2日向中央喊話,請政府重視雲嘉是台灣最弱勢地區的事實,尤其農業縣更要面對ECFA的衝擊,更應編列300億元基金成立雲嘉農業特區,協助農業升級轉型,讓台灣的農業不再孤單。
|
|
|
|
|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