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縣長林美珠與小朋友錄音體驗。 |
(記者郭政隆/嘉縣報導)為使國家廣播文物館之文化教育向下紮根,培育小小聲音媒體人,普及廣播文物的知識與樂趣,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嘉義縣政府指導,中央廣播電台國家廣播文物館主辦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廣播教育校外推廣活動」,29日在民雄鄉三興國小歡樂起跑,全校三至六年級的小朋友與館方人員熱情相聚,讓廣播文化教育向下根植在每位小朋友的心中。
國家廣播文物館今年度特別改裝行動錄音車主動前進校園,自9月29日至10月29日止,將前進十所學校,分別包括:三興、柳溝、疊溪、文昌、社團、古民、排路、菁埔、新岑、好美等國小,舉辦12場推廣說明會,期待透過與師生面對面的互動,讓小朋友親自體驗廣播樂趣,提升廣播教育與文化推廣的理念。
民雄鄉三興國小為國家廣播文物館行動錄音車起跑的首站學校,活動記者會當天,嘉義縣副縣長林美珠、三興國小校長顏金郎、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長張福斌皆到場共襄盛舉。記者會上林副縣長提到在她小時候沒有電視、電腦的時代,許多想像空間都是來自於廣播收音機,收聽廣播劇還有許多音效聲,增加了許多想像空間豐富了大家的想像世界,隨後她還與小朋友們一同觀賞國家廣播文物館準備的「聲動的時光」導覽影片,更加體驗廣播文物的價值及歷史建築的珍貴。在觀賞完導覽影片後,林副縣長還親自前往行動錄音車,和小朋友們一同體驗廣播錄音的樂趣,並嘉勉廣播文化紮根與教育推廣的重要性。
去年國家廣播文物館辦理了四場校外研習推廣說明會,今年更啟動行動錄音車前進校園,推廣廣播文化教育。透過一連串的推廣活動,加深小朋友對廣播電台節目製作與訊號發射的認識,館方還特別設計製作趣味的真空管寶寶造型板,讓小朋友在排隊等待錄音的同時,可以化身成為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吉祥物─真空管寶寶,留下自己在校園生活中的特別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