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體驗活動。

親子姿態雕塑─我一定要成功。

老師說煩惱可以倒掉。 |
(記者郭政隆/嘉市報導)嘉義家扶中心承接家扶基金會推動的資產累積家庭脫貧方案,運用中國信託第二十五屆點燃生命之火經費,於13、14日連續兩天辦理『親子自我成長與家庭關係工作坊』,聘請對於精熟表達性藝術、善於運用聲音、肢體等來開發身體覺察的能力,熟悉團體動力與團體運作、心理劇的吳東茂老師與從事親職教育、生命教育謝麗兒老師,共同來帶領參與本屆家長發展帳戶方案的家庭成員。
參加本年度的家庭生活發展帳戶方案共計有12戶家庭,孩子和家長們共同為家庭經濟狀況改善而努力,不僅僅在生活上需要量入微出,盡力的工作,縮減生活的開銷,才能順利的將錢存入銀行帳戶,而在生活層面中,如何能快樂的生活、良好的家庭關係與親子互動品質也在在影響家庭的動能,因此家扶中心內外兼顧,透過親子工作坊的方式,增加家庭的心靈成長帳戶。
第一天的課程中,家長和孩子分開進行,孩子的部份將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讓孩子學習自我表達及分享,講師們也從藝術創作的色彩及構圖中嘗試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潛能及渴望,透過同儕之間作品的激盪,促進自我的了解與對他人的理解,也增加了青少年團體成員彼此的親近感與凝聚力。家長部分,則針對家長身心健康的照顧,學習神經叢按摩法,釋放身體的緊張及情緒記憶,學員之間學習放鬆與相互照顧,透過肢體的接觸與服務,找回生命的活力。下午也帶領家長去檢視自己的人格結構,人格結構影響了一個人平時的思考、應對與選擇,透過認識自己的人格結構,家長也覺察自己如何在教育孩子及與孩子互動,甚至是在於人際關係上的品質,都在無形中、無聲中主導著。
第二天的課程,運用球類競賽,體會『競爭的壓力』及情緒的管理,另外親子也透過蒙眼體驗的遊戲,互相為對方服務,讓親子都從動態的活動中,深刻感受到擔任家長角色的不容易及擔任被教導孩子的心情,透過角色互換的模擬,增進親子同理心與體諒對方的能力。第二天親子融合上課,讓家庭角色與家人關係的透過活動的檢視減少親子衝突的發生及問題處理的能力。
參加的成員對於本次的課程都感到新奇及期待,經過兩天的課程洗禮,家長與孩子在課程中都獲得了不少人生哲理的領會,對於家庭情感與個人發展,也獲得了嶄新的領悟與體認,家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的明朗與正向積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