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美橋舉行新橋工程動土典禮,工期430天,預定101年2月底完工。 |
(記者呂昭德/嘉縣報導)嘉義縣阿里山鄉南三村3座主要橋樑之一的新美橋,於莫拉克颱風時遭沖毀,經縣府多次探勘與設計後順利發包,5日舉行新橋工程動土典禮,工期430天,預定101年2月底完工。
新美橋位於嘉129線22k+500處,跨越曾文溪的支流-達固布亞努溪,莫拉克風災前橋長僅23公尺、寬8.8公尺的鋼筋混凝土橋樑,重建的新美橋位於下游約200公尺處,採尼爾森式上拱鋼橋的大跨徑設計,橋長160公尺、橋寬10公尺,溪中不落橋墩且橋台高程拉高,可有效避免日後土石流衝擊,完工後將是一座美麗的景觀橋樑。
縣長張花冠主持新美橋復建工程動土典禮時,許南三村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要求承包商一定要注重施工品質。張花冠說,等沿線的新美、山美及茶山橋完成後,交通局還會將嘉129線道路舖設平整,屆時將可帶動地方觀光產業。
動土典禮參加人員包括立委陳明文、阿里山鄉長陳明利、縣議員汪志敏、行政院莫拉克風災重建會基礎建設處長顏久榮等,地方居民歡喜與會,表演鄒族舞蹈迎賓,鄒族長老也為新橋工程祈福。
阿里山鄉南三村(山美、新美、茶山)居民以鄒族原住民為主,主要對外聯絡道路嘉129線,起自阿里山公路50公里處(龍美),經番路鄉公興村、阿里山鄉山美村、新美村、茶山村及大埔鄉和平村,終點於台3線333公里的大埔拱橋旁,其中於山美村及茶山村兩度跨越曾文溪,另有支線嘉129-1線可通往高雄縣那瑪夏鄉。
位於嘉129線上的山美橋、新美橋及茶山橋,去年莫拉克風災時全數遭無情溪水與土石流沖毀,道路柔腸寸斷,滿目瘡痍,尤其新美村前後交通中斷,宛如孤島。
災後阿里山鄉百廢待舉,經各界善心人士與政府機關協助,率先搶通嘉129線道路,縣府亦積極辦理橋樑復建工程,其中新美橋原核定由莫拉克風災特別預算內補助1億7千268萬元,後經交通部核定改由大陸善款支應。
至於嘉129線另二座重要橋樑山美橋與茶山橋,山美橋由台灣大哥大認養、嘉邑行善團施工中,預定明年2月底前完工;茶山橋即將辦理發包,預定101年6月底完工,三座橋樑完工後,嘉129線將可全線暢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