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位於嘉義市林業文化公園內的「北香秋荷」、「北湖荷香」是清代文獻記載的古諸羅八景之一,惟後來因興建大排水後,原本匯聚成湖的水源消失,北香湖也跟著枯竭,變成農地;而今隨著林業文化公園的公三預定地第三期工程進度進入收尾階段,工務處已完成北香湖供水工程與湖畔安全設施,預計6月底竣工,8月底對外開放,屆時公三開放後將命名為「香湖公園」,重現「北香秋荷」、「北湖荷香」之古諸羅美景。
嘉義市長涂醒哲4日下午率領嘉義市政府公共工程督導小組實地勘查工程進度,關切工期延宕因素,並實勘園內景觀工程,指示應以「公園特色化」整體規劃,要讓公三不只公園綠地,而是有特色的休閒公園。
建設處簡報指出,面積廣達25.26公頃的嘉義市林業文化公園(公三),僅次於嘉義公園,是全市第二大公園,公三闢建計畫納入「嘉義市火車站附近地區都市更新計畫」範圍,定位為林業文化主題公園,自九十八年動工後,分三期辦理,總計工程補助款為約3.18億元;本次實勘的第三期工程包含種植喬木、灌木等植栽,以及施作公廁、燈具、排水及集水井設置等工程。
建設處長陳育仁對有關林業文化公園工期延宕、遲未開放表示,第三期工程於去年6月15日開工,工期為180日曆天,原預定完工日為103年12月15日。惟因前期已施作完成之照明管線、監視、廣播管路阻塞等非可抗力因素而變更計畫、工期展延,截至4月底工程進度88%,預估六月底報竣。
建設處陳育仁指出,林業文化公園分三期、五標來執行,第三期工程是最後一標,也是最後收尾階段。園區廣植喬木、灌木、金露花及七里香等,待6月底完工後,還需整理環境,妥善養護新植樹種,盡可能在八月底開園。陳育仁透露,位於香湖里的公三,屆時將以「香湖公園」為名對外開放,與周邊的博愛公園、埤仔頭植物園,串連成西區最大的公園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