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市育幼院的孩子們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了原生的家庭,但透過彼此陪伴、互相關懷中,補足了沒有家人長期陪伴的缺憾,而育幼院孩子都是受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但孩子們卻發揮他們的愛心,用他們每個月的零用錢回饋世界上更迫切需要幫助的兒童及家庭,目前育幼院有天空之城、彩虹夢想家兩個小家,已各分別資助了世界展望會一名印度的兒童一年有餘,院內的18名孩子不只從中得到肯定與自信,也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發起資助兒童行動的嘉義市育幼院李銘珠院長表示,多年前就曾經遠赴到印度當義診志工,還記得當時就是穿著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衣服當作工作服,後來還因為這件衣服上有世界展望會標誌,當地有一個爸爸把家裡五個孩子都帶來面前向她道謝,雖然自己並非那戶家庭的資助人,但在當下心裡卻覺得好感動,原來我們的愛在無形間飄洋過海的來到了印度,回到台灣後便決然加入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
李銘珠院長說,透過世界展望會的機緣安排下,竟然發現自己所資助的孩子也是來自印度,當下很開心也覺得這股緣分很巧妙一直持續地蔓延著;同時,她也鼓勵院內的孩子們,雖然我們現在是受到別人的幫助,但我們依舊是可以將自己的愛心傳遞給比我們更需要的地方,當院內的孩子收到來自印度資助童信件、照片的時候,除了開心知道自己所幫助的國家孩子很需要被幫助外,都覺得自己現在是很幸福的。
李院長指出,一開始的時候會定期提醒孩子們要交資助捐款,但是現在反而都是孩子會提醒院長媽咪或是帶家阿姨怎麼還不來收,讓她們看到孩子的成長與漸漸萌生的自信,這次發起繪畫卡片的活動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印度的孩子也能感受異地的溫暖,因為不管在國內外「被關心與家的感覺」都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養分。
台灣世界展望會彰雲嘉區辦事處主任王昶評表示,育幼院所資助的印度名列世界前十大工業國家,然而它的人口成長與經濟成長速度一樣快,印度人民的個人所得仍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大約有70%的人口仰賴農耕為生,但是乾旱或是農作物歉收迫使農民必須尋求其他的工作機會,同時印度人口的識字率也偏低,尤其是女性,大約每三名女性中只有一人識字,而且只有40%的學齡女童可以接受正式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