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恕禎/嘉義市報導〕 今年29歲在嘉義觸口自然教育園區從事自然自教育工作的謝佳珊分享,每當她這樣說總是讓旁人嚇一跳,但其實「血債血還」是她家的家庭身教,也造就她樂於助人的性格,「媽媽當初生我和姊姊這對雙胞胎的時候發生血崩,輸了8000C.C.的血才讓我們母女三人均安」。因此在她印象中謝爸爸常常去捐血,開玩笑的說這是血債血還,三年前謝佳珊為了紀念與男友交往週年,加入台灣世界展望會的資助兒童計畫,資助了一名哥倫比亞的女孩瑪賽菈(Marcela),並用男朋友的姓氏幫女孩取名叫「戴妹」,在週年紀念日她把兒童資料卡交給男友,對她來說,看著戴妹一年比一年成長,有著非凡的意義。
在國、高中時期謝佳珊和姊姊就已經知道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當時因考量經濟因素無法獨立負擔所以沒有立即響應資助,但這件事情一直擺在心裡面。直到出社會後,姐姐先資助了一名非洲盧安達的女孩,後來因人生規劃辭掉工作,原本謝佳珊以為姐姐會因此停止資助,但是姐姐的一句話讓自己非常感動,她說;「自己可以餓,但小孩不能餓」。謝佳珊說;姊姊真的很節儉,平時生活上自己但再怎麼省也不會省到孩子的資助款。
由於姊姊率先已成為展望會資助人,從事自然教育工作的謝佳珊也期許自己也要靠自己的力量幫助世界上最需要幫助的弱勢孩童。謝佳珊說自己成為展望會資助人時剛好是與男朋友交往滿周年,一般的情侶都會想要買禮物送給對方做為紀念,由於自己所從事的是環境教育工作,知道消費其實會對環境帶來很多負擔,尤其是買了不是對方真正需要的禮物就更加浪費。於是她想要給男友不一樣的驚喜,便選擇在週年前用自己和男友的名義加入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並在週年紀念日當天把兒童資料卡拿出來給男友看,是一個哥倫比亞的小女孩瑪賽菈(Marcela)照片,因為男友姓戴,小女孩的西語的名字開頭發音像「妹」,所以他們便幫瑪賽菈(Marcela)取了「戴妹」這個綽號。謝佳珊說,「我們雖然不用親自去照顧戴妹,但她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戴妹在成長的同時也是見證我們彼此情感的加溫,從開始資助戴妹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年,「我想這也是我們在結婚前最寶貴的體驗」。
「希望有機會到哥倫比亞看看她。」謝佳珊說,每一位資助人都離孩子如此遙遠,但從孩子們的卡片可以看出他們與世界展望會當地的工作人員是多麼用心,當地孩子的教育可能不像台灣的孩子這麼完整,一定需要很多的引導才能讓他們完整的表達心聲、畫出美好的圖畫,「戴妹對遙遠的我們一定有許多想像吧!」,因此這次謝佳珊和男朋友除了準備卡片,也預備了很多以台灣為主題的貼紙,上面有國旗、名產小吃與文化等等來介紹台灣,另外也準備了一把有台灣圖案的梳子讓戴妹梳頭髮。信中謝佳珊告訴戴妹自己在自然教育中心工作,男朋友則在國家公園工作,相信戴妹住的哥倫比亞自然風貌一定跟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她也喜歡自己國家的自然環境。「雖然都稱呼戴妹為女兒,但真的有認識新朋友的感覺!」
台灣世界展望會彰雲嘉區辦事處主任王昶評表示,瑪賽菈(Marcela)所在的哥倫比亞位於中南美洲,中南美洲有嚴重的幫派與失業問題,危急孩子們的成長安全,許多兒童、青少年甚至被迫離開家園,逃亡到美國或其他國家尋求生路。世界展望會透過教育方案、生涯規劃、生命品格課程,幫助中南美洲的孩子們在學習發展中肯定自我,更在社區團體中,持續獲得關懷、陪伴的支持,能夠遠離誘惑,不致誤入歧途。幫助瓜地馬拉、玻利維亞、海地等等中南美洲的孩子享有免於恐懼與被保護的權利,邀請您透過「資助兒童計畫」,為他們打造生命轉變的奇蹟!
|